“誰許戀鱸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許戀鱸魚”全詩
文星出西掖,卿月在南徐。
故里驚朝服,高堂捧詔書。
暫容乘駟馬,誰許戀鱸魚。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送許拾遺還京》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離別的艱辛依舊如故,許大臣要返回京都。
在西掖誕生了一個文星,而卿月依然在南徐。
回到了故鄉,引起了朝廷一片震驚,高堂上捧著皇帝的詔書。
暫時讓他乘坐駟馬,誰能允許他再留戀鱸魚呢?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劉長卿的作品,他以質樸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心情和對故鄉的眷戀。詩人講述了許拾遺正要從金陵回到自己的故鄉京都的情景。詩人用簡練的語言,傳達了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官場上的成就與困惑。
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素材,通過簡潔而質樸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苦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人描繪了許拾遺的歸程,他離開了金陵,經過三殿,返回自己的故鄉京都。詩人通過暗示許拾遺的功績和晉升,展示了他的官場成就。詩人用“文星”和“卿月”來比喻許拾遺的地位和價值,以及他對國家的貢獻。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許拾遺的期望,希望他能暫時忘記美食享受,回到官場上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詩人的真實感慨為基礎,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離別與歸鄉的情感。詩人通過描寫許拾遺的經歷,表達了他對故鄉和事業的眷戀之情,以及官場的辛苦與掙扎。這首詩語言平實,意境深遠,表達了人們對故土的留戀和對事業的追求。
“誰許戀鱸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ǔ shí yí hái jīng
送許拾遺還京
wàn lǐ cí sān diàn, jīn líng dào jiù jū.
萬里辭三殿,金陵到舊居。
wén xīng chū xī yē, qīng yuè zài nán xú.
文星出西掖,卿月在南徐。
gù lǐ jīng cháo fú, gāo táng pěng zhào shū.
故里驚朝服,高堂捧詔書。
zàn róng chéng sì mǎ, shuí xǔ liàn lú yú.
暫容乘駟馬,誰許戀鱸魚。
“誰許戀鱸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