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華發映金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蕭蕭華發映金罍”全詩
不堪丞相延東閣,閑伴諸儒老曲臺。
佳節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作者簡介(蘇洵)

蘇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長于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祐集》傳世。
九日和韓魏公翻譯及注釋
翻譯
不才如我垂久老矣竟忝列先生的門下,金燦燦的酒器映照著我滿頭蕭蕭的白發。
慚愧呀魏公你如此看重又宴請了我,我在曲臺編的那本書消磨了幾多年華。
多少回重陽節從憂愁中過來的,多少回酒醉中又壯心偶發。
此番風雨之夜輾轉無眠,起來把新詩一遍一遍地寫下。
注釋
1、九日:農歷九月九日,即重陽節。
2、晚歲:作者時年五十六歲,故稱。
3、金罍:泛指酒盞。
4、曲臺:指太常寺,掌禮樂郊廟社稷之事。
九日和韓魏公賞析
首聯從多年來他們的交游,一直寫到這天的宴會,語言高度概括,內涵十分豐富。蘇洵于1056年(嘉祐元年)持益州張方平、雅州雷簡夫的推薦信赴京謁見韓琦、歐陽修等名流重臣,從此成了他們的座上客。時蘇洵已四十八歲,年近半百,故說“晚歲登門”。雷簡夫稱蘇洵為“王佐才”、“帝王師”,蘇洵實際上也是以此自居的,而這里卻自稱“不才”,且冠以“最”字,并以自已的那“蕭蕭華發”同韓琦宴上的閃閃金罍(酒器)相映襯,表面自謙,實際充滿懷才不遇之感。
頷聯又從這天的宴會寫到他五年來的虛度光陰。出句以“不堪”承“最不才”,以“延東閣”承“金罍”,表示對韓琦宴請的謝意,詩人自謙中也含著牢騷。漢武帝時公孫弘自舉賢良,數年而至宰相,“于是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漢書·公孫弘傳》)這里詩人即以公孫弘喻韓琦好賢而言自己不配這種禮遇。下句,詩人回答了“不堪”的原因:官卑位低,不堪重用。曲臺指太常寺。因《禮記》有《曲禮》篇,故稱專掌禮儀制度的太常寺為“曲臺”。蘇洵在1061年(嘉祐六年)被命于太常寺修纂禮書,至赴宴時,剛完成《太常因革禮》一百卷,費時五年。蘇洵以自己能輔助帝王的才能來做這種白首窮經的工作,深感虛度年華,用非所長,這集中表現在“閑”、“老”二字上。1056年(嘉祐元年),歐陽修薦蘇洵于朝廷,韓琦也以為可用,獨富弼主張“姑少待之”(葉夢得《石林燕語》)。拖了兩年,朝廷才召蘇洵試舍人院。蘇洵拒絕赴試,朝廷授以試秘書省校書郎,不久又以蘇洵為霸州文安縣(今屬河北)主簿,編纂太常禮書,直至去世。“書雖成于百篇,爵不過于九品。”(《老蘇先生會葬致語》)這就是詩人發出“閑伴諸儒老曲臺”的深沉哀嘆的原因。
頸聯尤為歷代評論家所稱賞。重陽節歷來是人們登高賞菊,飲酒賦詩的好日子,但蘇洵卻在愁里度過。“佳”和“愁”形成鮮明的對比,而“久”字更有豐富的內容。蘇洵在二十七歲以前“游蕩不學”,不一定有“愁”。但從二十七歲開始,他發奮苦讀,希望有用于世,卻多次科考不第;后來,雖然名動京師,卻沉淪下僚,無法一展抱負。這個“久”字至少包括了他三十年的不得志。他已五十七歲,很難再有所作為。“偶傍”,說明他平時已經很少有雄心壯志;“醉中”,說明未醉時已清醒感到壯志難酬。但“傍”、“來”二字仍表現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情,“其意氣尤不少衰”。(葉夢得《避暑錄話》)
尾聯以暮間歸來,反復吟詠韓琦新詩作結,戛然而止,余味無窮。韓琦《乙巳重陽》說:“苦厭繁機少適懷,欣逢重九啟賓罍。招賢敢并翹材館,樂事難追戲馬臺。蘚布亂錢乘雨出,雁飛新陣拂云來。何時得遇樽前菊,此日花隨月令開。”韓琦詩中那種久居高位、賓朋滿座的富貴氣,使蘇洵更感到自己“閑伴諸儒”的窮窘;韓琦志滿意得之余的淡淡閑愁,更激起了蘇洵壯志不酬的深沉哀怨。這就是他越讀韓琦新詩就越發難以入睡的原因。暮、雨、寒三字為全詩烘托出一種昏暗、凄冷的氣氛,而“寒無睡”,“百遍開”更活畫出這位“蕭蕭華發”的老人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的神情。
葉夢得說:“明允詩不多見,然精深有味,語不徒發,……婉而不迫,哀而不傷,所作自不必多也。”(《避暑錄話》)這一首詩在內容上“精深有味,語不徒發”,深刻反映了宋代失意文人的精神苦悶;藝術風格上也是“婉而不迫,哀而不傷”,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九日和韓魏公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英宗治平(1065)重陽節。十年前,蘇洵四十八歲,自蜀入京,受到名臣韓琦、歐陽修的獎譽、薦舉,但一直未得到朝廷重用。十年后的重陽佳節應邀參加韓琦的家宴,席間韓琦賦《乙巳重陽》詩,蘇洵當晚回來后便寫下了這首詩。“蕭蕭華發映金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hé hán wèi gōng
九日和韓魏公
wǎn suì dēng mén zuì bù cái, xiāo xiāo huá fà yìng jīn léi.
晚歲登門最不才,蕭蕭華發映金罍。
bù kān chéng xiàng yán dōng gé, xián bàn zhū rú lǎo qū tái.
不堪丞相延東閣,閑伴諸儒老曲臺。
jiā jié jiǔ cóng chóu lǐ guò, zhuàng xīn ǒu bàng zuì zhōng lái.
佳節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mù guī chōng yǔ hán wú shuì, zì bǎ xīn shī bǎi biàn kāi.
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蕭蕭華發映金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