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游滯客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游滯客行”全詩
千家同霽色,一雁報寒聲。
北望無鄉信,東游滯客行。
今君佩銅墨,還有越鄉情。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同諸公登樓》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諸公登樓》是唐代劉長卿所作的一首詩。詩中寫道,秋天的草已經將要凋謝,登上樓臺的客人感到非常驚訝。在這個秋天的早晨,籬笆的顏色變得一塵不染,只有一只鴻雁的呼叫打破了寧靜。望向北方,沒有任何朋友來信;向東方遠行的游客正在困境中。現在你佩戴著一枚銅制的墨盒,其中蘊藏著對家鄉的深情。
這首詩具有濃郁的秋季意境,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人們的心情。秋草逐漸凋謝,預示著季節的更替和生命的流動。詩人觀察到周圍的人和物都似乎沉浸在深思中,感到景色的變化讓人感到驚訝。然而,只有一只獨立的鴻雁的鳴叫打破了寧靜,給人一種凄涼和孤獨的感覺。
詩中也描繪了離鄉的游子和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北望之處沒有來自故鄉的消息,東方的旅行者也在困境中。這也象征著詩人自己的離鄉之痛,同時也代表著游子們的普遍遭遇。
最后,詩中提到了佩戴銅制墨盒的人物,似乎是詩人的朋友。這個人物可能是遠離家鄉的詩人的知己,他手中的墨盒象征著對越鄉的思念和懷念,表達了與詩人共同的情感。
《同諸公登樓》描繪了秋天的草木凋謝、孤獨的人心和離鄉者對家鄉的思念。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人的內心情感,詩人劉長卿表達了對美和情感的細膩感悟,讓讀者感受到了季節更替中的無常和生命流轉中的無奈。
“東游滯客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zhū gōng dēng lóu
同諸公登樓
qiū cǎo xíng jiāng mù, dēng lóu kè sī jīng.
秋草行將暮,登樓客思驚。
qiān jiā tóng jì sè, yī yàn bào hán shēng.
千家同霽色,一雁報寒聲。
běi wàng wú xiāng xìn, dōng yóu zhì kè xíng.
北望無鄉信,東游滯客行。
jīn jūn pèi tóng mò, hái yǒu yuè xiāng qíng.
今君佩銅墨,還有越鄉情。
“東游滯客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