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訪白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圍棋訪白云”全詩
杏花誰是主,桂樹獨留君。
漱玉臨丹井,圍棋訪白云。
道經今為寫,不慮惜鵝群。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過包尊師山院》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包尊師山院
賣藥曾相識,吹簫此復聞。
杏花誰是主,桂樹獨留君。
漱玉臨丹井,圍棋訪白云。
道經今為寫,不慮惜鵝群。
中文譯文:
經過包尊師的山莊
曾經在這里相識,如今又聽到了吹簫聲。
那些盛開的杏花,是誰主人?只有獨自留在這里的桂樹才知道。
臨著紅玉一樣的井水漱洗,與白云下棋一樣暢快。
如今我寫下這些經書,不再為財富名利而擔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經過包尊師的山莊時的情景。詩中通過描寫包尊師的生活和莊園景觀,反映了作者對友誼、自然和修行的思考與感悟。
賞析: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包尊師的尊敬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通過“賣藥曾相識,吹簫此復聞”的描寫,展現了作者與包尊師之間曾經的交往和再次相見的喜悅。在杏花和桂樹的對比中,凸顯了唐代文人對桂樹的喜愛和尊崇。
同時,詩中的“漱玉臨丹井,圍棋訪白云”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親近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在喧囂的世界中,作者找到了一方寂靜的環境,借此與自然相融合,修身養性。最后的“道經今為寫,不慮惜鵝群”表明了作者對追求道德修養和人生意義的執著追求,與名利不再重要。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包尊師山莊的自然景觀和生活,表達了作者對友誼、自然和修身的情感和觀點。同時,通過對物象的運用和抒發內心的深刻感悟,使得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引人深思。
“圍棋訪白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bāo zūn shī shān yuàn
過包尊師山院
mài yào céng xiāng shí, chuī xiāo cǐ fù wén.
賣藥曾相識,吹簫此復聞。
xìng huā shuí shì zhǔ, guì shù dú liú jūn.
杏花誰是主,桂樹獨留君。
shù yù lín dān jǐng, wéi qí fǎng bái yún.
漱玉臨丹井,圍棋訪白云。
dào jīng jīn wèi xiě, bù lǜ xī é qún.
道經今為寫,不慮惜鵝群。
“圍棋訪白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