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作湘南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作湘南雨”全詩
未作湘南雨,知為何處云。
苔痕斷珠履,草色帶羅裙。
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聞。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湘中紀行十首·湘妃廟》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湘中紀行十首·湘妃廟
荒祠古木暗,
寂寂此江濆。
未作湘南雨,
知為何處云。
苔痕斷珠履,
草色帶羅裙。
莫唱迎仙曲,
空山不可聞。
中文譯文:
這座荒廟古木繁茂,陰暗無光,
寂寞無聲,江水悠悠無邊無際。
湘南的雨還沒有下來,
不知道天空的云在哪里。
祠廟上的石階上有苔痕,
玉石鞋上有斷續的珍珠。
草地的顏色被羅裙染上,
昔日的歌曲已經不再傳唱,
在這空山中再也聽不到了。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座廟宇,荒廢多年,被古木覆蓋,景象凄涼。詩人通過描寫廟宇的狀態和自然景觀,表達了對故地荒涼的感傷和思鄉之情。詩中提到了湘妃廟,湘妃是湖南文化中的神靈,因為荒廢已久,所以沒有湘南的雨,也沒有迎仙曲的聞音。整首詩體現了詩人對故土的念念不忘和懷舊之情,同時也傳達出詩人心中的孤獨和寂寞之意。
在寫景描寫上,詩人用了“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等形象描寫,展現了廟宇的凄涼和江水的廣袤。同時,詩人采用了對比的手法,用“苔痕斷珠履”和“草色帶羅裙”來形容廟宇上的鐘鼓臺和玉石鞋,強調了廟宇的廢弛和昔日的輝煌。最后兩句“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聞”,通過描寫寧靜的環境,突出了徹底的寂寞氣氛,表達了詩人心中的思鄉之情和孤獨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廟宇為背景,通過描寫廟宇的情景,抒發了詩人對故土的懷念和思鄉之情,表達了寂寞和孤獨之感。詩人通過景物的描寫揭示出他內心的寂寞和思鄉之情,以此表達了對故土的眷戀和思念之情,同時也描繪了一幅凄涼而寂寞的景象。
“未作湘南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zhōng jì xíng shí shǒu xiāng fēi miào
湘中紀行十首·湘妃廟
huāng cí gǔ mù àn, jì jì cǐ jiāng fén.
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
wèi zuò xiāng nán yǔ, zhī wèi hé chǔ yún.
未作湘南雨,知為何處云。
tái hén duàn zhū lǚ, cǎo sè dài luó qún.
苔痕斷珠履,草色帶羅裙。
mò chàng yíng xiān qū, kōng shān bù kě wén.
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聞。
“未作湘南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