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使外夷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使外夷驕”全詩
遠人來百越,元老事三朝。
霧繞龍山暗,山連象郡遙。
路分江淼淼,軍動馬蕭蕭。
畫角知秋氣,樓船逐暮潮。
當令輸貢賦,不使外夷驕。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送徐大夫赴廣州》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徐大夫赴廣州》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創作的一首詩。它描述了作者送別徐大夫前往廣州的情景,表達了對徐大夫的敬佩和祝愿,并反映了唐代政治和外交的一些現實情況。
譯文:
上將在壇場上受封拜,南方邊疆發出征兵的召令。
遙遠的人們紛紛來投奔,賢者為三朝的先賢效力。
霧繞著龍山籠罩,連綿的山脈里有象郡。
道路分出江水波蕩蕩,軍隊行進馬蹄聲凄凄。
從樂聲中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氣息,樓船緊隨黃昏潮水。
要求輸送貢賦,不讓外夷猖獗傲慢。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的場景切入,展現了唐代政治和外交的現實情況。作者用詩歌表達了對徐大夫的贊頌和祝愿,同時也體現了對國家安定和外交關系的關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具體的描寫,勾勒出了一幅壯美的畫面。通過描寫上將壇場的拜訪儀式、南方征兵的緊迫局勢,作者表達了對徐大夫的敬佩和祝愿,并借此反映了當時唐代政治和外交的一些現實情況。整首詩筆觸舒展流暢,展現了作者嫻熟的寫作技巧。同時,詩中用字簡練、意境明快,給人以深入而真實的感覺。整首詩通過表面的送別場景,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政治觸覺和對國家安定的關心。
“不使外夷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ú dài fū fù guǎng zhōu
送徐大夫赴廣州
shàng jiàng tán chǎng bài, nán huāng yǔ xí zhāo.
上將壇場拜,南荒羽檄招。
yuǎn rén lái bǎi yuè, yuán lǎo shì sān cháo.
遠人來百越,元老事三朝。
wù rào lóng shān àn, shān lián xiàng jùn yáo.
霧繞龍山暗,山連象郡遙。
lù fēn jiāng miǎo miǎo, jūn dòng mǎ xiāo xiāo.
路分江淼淼,軍動馬蕭蕭。
huà jiǎo zhī qiū qì, lóu chuán zhú mù cháo.
畫角知秋氣,樓船逐暮潮。
dāng lìng shū gòng fù, bù shǐ wài yí jiāo.
當令輸貢賦,不使外夷驕。
“不使外夷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