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上生微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波上生微靄”全詩
目送滄海帆,人行白云外。
江中遠回首,波上生微靄。
秋色姑蘇臺,寒流子陵瀨。
相送苦易散,動別知難會。
從此日相思,空令減衣帶。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嚴子瀨東送馬處直歸蘇》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嚴子瀨東送馬處直歸蘇》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創作的詩歌。詩意描繪了作者在江邊目送朋友出行,觸動了離別的情感。詩中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江南景色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望君舟已遠,落日潮未退。
目送滄海帆,人行白云外。
江中遠回首,波上生微靄。
秋色姑蘇臺,寒流子陵瀨。
相送苦易散,動別知難會。
從此日相思,空令減衣帶。
這首詩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情感,詩人目送朋友的船已經遠去,夕陽照在水面上,卻還沒有潮水退去。詩人目送著朋友駛向滄海,而自己則行進在白云之外,表達了離別之際內心的感受和思緒。
在江中遠遠地回頭望去,水面上泛起微妙的光暈,這是因為秋色映照在那里,沿著孤傲的姑蘇臺和湍急的子陵瀨,形成了寒意的河流。離別帶來的痛苦很容易發散,而重逢卻很難預見。從今天起,思念之情空激起減肚帶的沖動。
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苦楚和相思之情。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江南秋色的獨特感悟,抒發了對美景的憧憬和贊美之情。
“波上生微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 zi lài dōng sòng mǎ chù zhí guī sū
嚴子瀨東送馬處直歸蘇
wàng jūn zhōu yǐ yuǎn, luò rì cháo wèi tuì.
望君舟已遠,落日潮未退。
mù sòng cāng hǎi fān, rén xíng bái yún wài.
目送滄海帆,人行白云外。
jiāng zhōng yuǎn huí shǒu, bō shàng shēng wēi ǎi.
江中遠回首,波上生微靄。
qiū sè gū sū tái, hán liú zǐ líng lài.
秋色姑蘇臺,寒流子陵瀨。
xiāng sòng kǔ yì sàn, dòng bié zhī nán huì.
相送苦易散,動別知難會。
cóng cǐ rì xiāng sī, kōng lìng jiǎn yī dài.
從此日相思,空令減衣帶。
“波上生微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