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波龍種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騰波龍種生”全詩
細紋連噴聚,亂荇繞蹄縈。
水光鞍上側,馬影溜中橫。
翻似天池里,騰波龍種生。
分類:
作者簡介(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后世明君之典范。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詠飲馬》李世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駿馬飲長涇,奔騰灑絡纓。
細紋連噴聚,亂荇繞蹄縈。
水光鞍側閃,馬影溜中橫。
宛如天池內,激浪孕奇靈。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匹駿馬飲馬槽中的長涇水,并以此為引子,表達了駿馬奔騰的豪情和馬的美麗動態。詩人通過細微的描寫展現了駿馬周身的細紋,以及水草的細彎繞在馬蹄之間的情景。在馬鞍的側面,水光閃爍著,馬影在水面上悠然滑動。整首詩通過生動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賞析:
李世民是唐朝皇帝李淵的兒子,也是唐太宗。這首詩是他在位期間創作的。這首詩描寫了一匹駿馬飲水的場景,通過對馬的形象描寫和飲水的細節描述,展現出駿馬奔騰的豪情和它美麗的形態。整首詩以行云流水的節奏感和鮮明的畫面感,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富有詩意和想象力的境界。
這首詩采用了平仄平仄的五言絕句的韻律格律,字句之間的平仄和韻腳的呼應使得整首詩的節奏感和韻律感都顯得非常流暢。同時,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強烈的感官體驗和想象空間。通過描寫駿馬飲水的細節,表達出詩人對馬的贊美之情,也表現了對自然與生命力的謳歌。
這首詩所描繪的場景具有渾然天成的美感和動感,讀者仿佛能夠聽到駿馬的噴鼻聲和河水的流淌聲。詩中“細紋連噴聚”形象生動地描繪了駿馬肌膚上的細紋和汩汩流淌的水花;“亂荇繞蹄縈”使人想象到馬蹄踩著水草亂舞的場景。作者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運用生動的比喻手法,使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詩意的美。
這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語言,表達出對馬的喜愛和對生命力的贊美。通過賞析這首詩,可以感受到唐代文人對自然美的癡迷與贊美,以及他們對于詩意和意象的追求。
“騰波龍種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yìn mǎ
詠飲馬
jùn gǔ yǐn zhǎng jīng, bēn liú sǎ luò yīng.
駿骨飲長涇,奔流灑絡纓。
xì wén lián pēn jù, luàn xìng rào tí yíng.
細紋連噴聚,亂荇繞蹄縈。
shuǐ guāng ān shàng cè, mǎ yǐng liū zhōng héng.
水光鞍上側,馬影溜中橫。
fān shì tiān chí lǐ, téng bō lóng zhǒng shēng.
翻似天池里,騰波龍種生。
“騰波龍種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