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藁事難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焚藁事難聞”全詩
偶乘青雀舫,還在白鷗群。
間氣生靈秀,先朝翼戴勛。
藏弓身已退,焚藁事難聞。
舊業成青草,全家寄白云。
松蘿長稚子,風景逐新文。
山帶寒城出,江依古岸分。
楚歌悲遠客,羌笛怨孤軍。
鼎罷調梅久,門看種藥勤。
十年猶去國,黃葉又紛紛。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秋日夏口涉漢陽,獻李相公》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夏口涉漢陽,獻李相公
日望衡門處,心知漢水濆。
偶乘青雀舫,還在白鷗群。
間氣生靈秀,先朝翼戴勛。
藏弓身已退,焚藁事難聞。
舊業成青草,全家寄白云。
松蘿長稚子,風景逐新文。
山帶寒城出,江依古岸分。
楚歌悲遠客,羌笛怨孤軍。
鼎罷調梅久,門看種藥勤。
十年猶去國,黃葉又紛紛。
詩詞中文譯文:
秋天的時候從夏口渡過漢陽,獻給了李相公。
太陽照耀在衡門方向,我心里知道漢水的水位漲了。
偶然乘坐青雀舫,在白鷗群中航行。
氣息之間,大自然呈現出生氣勃勃的景象,前朝的功臣翼戴著勛章。
藏起的弓箭已被廢棄,所有焚燒的蒿草的事情都成為過去。
舊日的行業已經變成青草,全家人流落在了異鄉。
我和松蘿一起成長,風景逐漸被新的藝術所取代。
山脈掩映著寒冷的城市,江水依然流淌著古老的堤岸。
楚歌悲歌著遠離家鄉的客人,羌笛為孤軍哀鳴。
鼎罷已久,調梅的時光過去了,門前看著我勤勞地種藥。
已經過去了十年,我仍然遠離我的國家,黃葉再次紛紛飄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秋日的景色和自己的遭遇為主題,通過展示自然景觀與自身情感的交織,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許。
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寫,如衡門、漢水、青雀舫、白鷗群等,以生動的形象勾勒出秋天的景色。與此同時,詩人也通過描寫自身經歷和感情變化,展示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前景的憧憬。
詩的前半部分描寫了秋日的景色和自然氣息的生動,詩人乘坐船只漂流在江上,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妙奇妙。后半部分則著重描寫了自己與故鄉的隔離和對國家的忠誠。
通過對悲切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期待的結合,詩人表達了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詩以秋日景色為背景,通過描述自然和個人的變化,突顯了詩人內心世界的復雜情感和對未來的希望。
這首詩詞充滿了對故鄉的懷念、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希冀,給人以曠遠、豪邁的感覺。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個人情感的描寫,詩人將自己的思想與外部世界相結合,形成了深沉的藝術表達。
“焚藁事難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xià kǒu shè hàn yáng, xiàn lǐ xiàng gōng
秋日夏口涉漢陽,獻李相公
rì wàng héng mén chù, xīn zhī hàn shuǐ fén.
日望衡門處,心知漢水濆。
ǒu chéng qīng què fǎng, hái zài bái ōu qún.
偶乘青雀舫,還在白鷗群。
jiān qì shēng líng xiù, xiān cháo yì dài xūn.
間氣生靈秀,先朝翼戴勛。
cáng gōng shēn yǐ tuì, fén gǎo shì nán wén.
藏弓身已退,焚藁事難聞。
jiù yè chéng qīng cǎo, quán jiā jì bái yún.
舊業成青草,全家寄白云。
sōng luó zhǎng zhì zǐ, fēng jǐng zhú xīn wén.
松蘿長稚子,風景逐新文。
shān dài hán chéng chū, jiāng yī gǔ àn fēn.
山帶寒城出,江依古岸分。
chǔ gē bēi yuǎn kè, qiāng dí yuàn gū jūn.
楚歌悲遠客,羌笛怨孤軍。
dǐng bà diào méi jiǔ, mén kàn zhǒng yào qín.
鼎罷調梅久,門看種藥勤。
shí nián yóu qù guó, huáng yè yòu fēn fēn.
十年猶去國,黃葉又紛紛。
“焚藁事難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