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域降附天下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絕域降附天下平”全詩
八表無事悅圣情。
——淮安王
云披霧斂天地明,——長孫無忌
登封日觀禪云亭,——房玄齡
太常具禮方告成。
——蕭瑀
分類:
作者簡介(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后世明君之典范。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兩儀殿賦柏梁體》李世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兩儀殿賦柏梁體》
絕域降附天下平,
八表無事悅圣情。
淮安王云披霧斂,
長孫無忌登封日。
觀禪云亭房玄齡,
太常具禮方告成。
蕭瑀。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皇帝李世民創作的一首律詩,以描繪皇帝的治國策略和擔心國家事務的情感為主題,表達了他為國家的繁榮而憂慮和努力的精神。
李世民在詩中首先表達了他希望整個天下都能夠和平安定的愿望,將“絕域降附”與“天下平”形成了對比,意思是在遙遠的邊境地區的安定可以影響到整個國家。
接著,李世民提到他自己,稱呼自己為“八表”,八表是指尚未成年的皇帝。他表達了自己一直以來對于國家事務無憂無慮,對于君主的責任和擔憂感到愉悅的情感。
之后,他提到了淮安王李瑾,他被李世民寄予了厚望,皇帝期待他能夠披荊斬棘,平定河西回鶻。封天子所賜的云袍給他,使他具有了皇子的地位。
隨后,李世民提到了長孫無忌,在登基的第一天,長孫無忌被任命為監國,封為左衛大將軍。他所觀看的禪云亭,象征著皇帝與文臣的交流和治國之道的啟迪。
最后,李世民提到了房玄齡,他是當時的太常卿,他為李世民具體分析了各種禮儀,他成功地了這件事,使得皇帝的禮儀儀式更加完善。
整首詩用簡潔的語言,展現了李世民對于國家的穩定和對于國家各種事務的擔憂和努力,體現了他作為皇帝的職責和智慧。
“絕域降附天下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ǎng yí diàn fù bǎi liáng tǐ
兩儀殿賦柏梁體
jué yù jiàng fù tiān xià píng, lǐ shì mín
絕域降附天下平,——李世民
bā biǎo wú shì yuè shèng qíng.
八表無事悅圣情。
huái ān wáng
——淮安王
yún pī wù liǎn tiān dì míng, zhǎng sūn wú jì
云披霧斂天地明,——長孫無忌
dēng fēng rì guān chán yún tíng, fáng xuán líng
登封日觀禪云亭,——房玄齡
tài cháng jù lǐ fāng gào chéng.
太常具禮方告成。
xiāo yǔ
——蕭瑀
“絕域降附天下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