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囚于庭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坐囚于庭中”全詩
曄自臨其獄,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飲食之,食訖,悉勞而還之獄。
獨留一人于庭,留者色變而惶顧。
曄曰:“殺人者汝也!”囚佯為不知所以。
曄曰:“吾觀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獨以左。
今死者傷在右肋,非汝而誰?”囚無以對。
作者簡介(馮夢龍)

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夢桂,善畫。弟夢熊,太學生,曾從馮夢龍治《春秋》,有詩傳世。他們兄弟三人并稱“吳下三馮”。
歐陽曄破案翻譯及注釋
翻譯
宋朝人歐陽曄治理鄂州政事時,有州民為爭船互毆而死,案子懸了很久沒有判決。歐陽曄親自到監獄,把囚犯帶出來,讓他們坐在大廳中,除去他們的手銬與腳鐐,給他們吃食物。吃完后,善加慰問后再送回監獄,只留一個人在庭院中,這個人顯得很惶恐不安。歐陽曄說:“殺人的是你!”這個人假裝不知道,歐陽曄說:“我觀察飲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殺的人傷在右邊肋骨,不是你是誰?”這個人無言以對。
注釋
1.致:造成。
2.獄:案件。
3.臨:面對。
4.獄:監。.
5.訖:終了,完畢。
6.色:臉色。
7.惶:恐懼,驚慌。
8.顧:四周看。
9.佯:假裝。
10.治:治理,管理。
11.勞:安慰。
12.箸 zhù:筷子。
13.歐陽曄:復姓歐陽,名曄。
14.鄂州:古州名,今湖北境內。
15.決:決斷。
16.獨:只。
17、自:親自
18、所以:......的原因
19.民:老百姓
20.。去:去除
22.坐:使.....坐
“坐囚于庭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ōu yáng yè pò àn
歐陽曄破案
ōu yáng yè zhì è zhōu, mín yǒu zhēng zhōu ér xiāng ōu zhì sǐ zhě, yù jiǔ bù jué.
歐陽曄治鄂州,民有爭舟而相毆至死者,獄久不決。
yè zì lín qí yù, zuò qiú yú tíng zhōng, qù qí zhì gù ér yǐn shí zhī, shí qì, xī láo ér hái zhī yù.
曄自臨其獄,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飲食之,食訖,悉勞而還之獄。
dú liú yī rén yú tíng, liú zhě sè biàn ér huáng gù.
獨留一人于庭,留者色變而惶顧。
yè yuē:" shā rén zhě rǔ yě!" qiú yáng wèi bù zhī suǒ yǐ.
曄曰:“殺人者汝也!”囚佯為不知所以。
yè yuē:" wú guān shí zhě jiē yǐ yòu shǒu chí zhù, ér rǔ dú yǐ zuǒ.
曄曰:“吾觀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獨以左。
jīn sǐ zhě shāng zài yòu lē, fēi rǔ ér shuí?" qiú wú yǐ duì.
今死者傷在右肋,非汝而誰?”囚無以對。
“坐囚于庭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