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歆一擲金隨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華歆一擲金隨重”出自金朝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十四》,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huá xīn yī zhì jīn suí zhòng,詩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華歆一擲金隨重”全詩
《論詩三十首·十四》
出處殊涂聽所安,山林何得賤衣冠。
華歆一擲金隨重,大是渠儂被眼謾。
華歆一擲金隨重,大是渠儂被眼謾。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論詩三十首·十四賞析
這首詩批評重山林隱士詩輕賤臺閣仕宦詩的現象。方回《瀛奎律髓》崇尚“格高”,即古代知識分子所謂嶙峋傲骨、孤芳自賞的精神風貌,認為臺閣仕宦都是腦滿腸肥、道貌岸然、功名利祿熏心、仁義禮智滿口之徒的賣弄學理、琢句雕章以欺世盜名,往往偏重江湖道學,或有借以自重。元好問借質疑三國時華歆擲金的典故對這種現象提出了質疑。“華歆一擲金隨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n shī sān shí shǒu shí sì
論詩三十首·十四
chū chù shū tú tīng suǒ ān, shān lín hé dé jiàn yì guān.
出處殊涂聽所安,山林何得賤衣冠。
huá xīn yī zhì jīn suí zhòng, dà shì qú nóng bèi yǎn mán.
華歆一擲金隨重,大是渠儂被眼謾。
“華歆一擲金隨重”平仄韻腳
拼音:huá xīn yī zhì jīn suí zhòng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華歆一擲金隨重”的相關詩句
“華歆一擲金隨重”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華歆一擲金隨重”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華歆一擲金隨重”出自元好問的 《論詩三十首·十四》,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