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佳人舞點金釵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佳人舞點金釵溜”出自五代李煜的《浣溪沙》,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jiā rén wǔ diǎn jīn chāi liū,詩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佳人舞點金釵溜”全詩

    《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
    別殿遙聞簫鼓奏。

    作者簡介(李煜)

    李煜頭像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翻譯及注釋

    翻譯
    紅紅的太陽已經升到最高處了,透過簾幕照進宮內,可從昨夜便開始的舞樂狂歡還沒結束,宮女們魚貫而入,挨個兒將金爐里快要燃盡的檀香,重新添加上,她們訓練有素而又輕盈的蓮步,是不會把那些鋪設在地上的紅色錦緞弄皺的。
    那是一位漂亮美麗的舞者,還在酣舞不止,腳步都有些不穩了,那發髻的金釵兒都傾斜著,還在來回擺動。怪不得她有點腳步不穩,一定昨夜喝了太多的酒,這會兒酒勁兒還沒過呢。她時不時拈起花兒來嗅嗅,是為了想讓花的香味使自己清醒一下,她那臥魚嗅花的身段,真美。跟貴妃娘娘醉酒時是一樣的,你看,她還在靜聽其他宮殿里隱隱約約傳來的簫鼓奏樂的聲音。

    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
    紅日:《詩話總龜》、《西清詩話》、《類說》、《詩人玉屑》等本中均作“簾日”。三丈透:指太陽升起已有三丈多高,這里指太陽升起的高度,是虛數,不是實數。透,透過。
    金爐:《詩話總龜》中作“佳人”。金爐,銅制的香爐。次第:依次。唐劉禹錫《秋江晚泊》詩中有“暮霞千萬狀,賓鴻次第飛”之句。香獸:以炭屑為末,勻和香料制成各種獸形的燃料。始用于晉代羊祜,《晉書·羊祜傳》有記載。
    紅錦地衣隨步皺:紅錦地衣,紅色錦緞制成的地毯。地衣,古時鋪在地上的紡織品,即地毯。隨步皺,指金錦織成的地衣隨人的舞步的移動而打皺,此用以形容舞女舞蹈時紅錦地毯隨著舞女旋轉打皺的情形。皺,明刻本《類說》卷三十四誤作“雛”。
    佳人:美女,這里指善于起舞的宮女。漢司馬相如《長門賦》中有句:“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魂足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舞點:蕭本二主詞作“舞急”;呂本二主詞作“舞黠”;《詩話總龜》、《西清詩話》、詩人玉屑》中均作“舞徹”。舞點,按照音樂的節拍舞完了一支曲調。點,音樂的節拍。金釵溜:頭上的金釵滑落了。金釵,又稱金雀釵,古代婦女頭飾的一種。溜,滑落。
    酒惡(ě)時拈(niān)花蕊(ruǐ)嗅:酒惡,《詩話總龜》中作“酒渥”。亦稱“中酒”,指喝酒至微醉。這是當時方言。宋趙令《侯鯖錄》卷八中云:“金陵人謂‘中酒’曰‘酒惡’,則知李后主詩云‘酒惡時拈花蕊嗅’,用鄉人語也。”拈(niān),侯本二主詞、吳本二主詞中均作“沾”。《捫虱新語》中作“將”。時拈,常常拈取。花蕊,這里代指花朵。嗅,聞。
    別殿:古代帝王所居正殿以外的宮殿。唐王勃《春思賦》中有句:“洛陽宮城紛合沓,離房別殿花周匝。”遙聞:《西清詩話》、《類說》、《捫虱新話》中引《古今詩話》、《詩話總龜》、《詩人玉屑》作“微聞”。簫鼓:簫與鼓,泛指樂奏。南朝梁江淹《別賦》中有句:“琴羽張兮簫鼓陳,燕趙歌兮傷美人。”簫,一種竹制管樂器。古代的簫用許多竹管排在一起做成,有底;現代的簫一般只用一根竹管制成,不封底,直吹。

    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鑒賞

      此詞是南唐后主李煜在江南盛時對其宮中歌舞升平景況的描寫。反映了李煜早期的宮廷生活。

      詞的上片,是帝王奢華生活和耽于享樂的真實寫照。

      起言紅日已高,金爐添否,是歌舞時外部環境的描寫。全然是一副官貴閑人的作派。陳善《捫虱新語》卷七:“帝王文章。自有一般富貴氣象。”此不虛言。據史書記載后主宮中非常官麗堂皇。如《五國故事》中說李煜:“嘗于宮中以銷金羅幕其壁,以白銀釘瑇瑁而押之。又以綠鋼刷隔眼,糊以紅羅,種梅花于其外。又以花間設畫小本亭子,才容二人。煜與愛姬周氏對酌于其中,如是數處。”又,宋·陶谷《清異錄》卷上記載:“李后主每春盛時,梁棟窗壁柱拱階砌,并作隔簡密插雜花,榜曰錦洞天。”其宮中焚香之器名目繁多,奢華之極。但作者在此詞只用此兩句巧妙地描寫作者金碧輝煌、雍容華貴的生活畫面。“三丈透”言為時不早,其慵懶輕松的情態仿佛想見。“金爐”、“香獸”等已并非—般人家輕易置得。又何況是“次第添”。其中可料知歌舞進行已久,排場亦大。但主人對這些花銷用度并不吝惜。通宵達旦的歌舞,奢麗浮華的器具,放浪不拘的宮廷生活,在作者眼里是那樣的和諧自然。這也就自然地引入下片。

      下片的首句承上片而來,寫作者眼中佳人的舞姿,發散釵落,可以同上片首句對應看到,歌舞一直未休,可能是夜以繼日的。詞人非常細心地捕捉到了歌舞場景中的兩個細節“地衣皺”、“金釵溜”。隨著飛速旋轉的舞步紅錦織成的地毯打起皺來,舞女的金釵從發髻滑落下來。“酒惡”一句,寫作者已經酒醉不支,但卻仍舊以花解酒,力圖繼續飲宴。“拈‘字、“嗅”宇寫酒醉時的嬌態。微醉的她時而拈花帶笑,嗅花為解,意猶木盡。尤見其酣嘻情趣、楚楚可憐。最后一句跳開的場面描寫,從側面反映這里的活動是如何的喧鬧。從內容上看,詞中反映的生活是空虛腐朽的,不僅在生活起居上一味地追求奢華,而且毫不顧及政事百姓,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享樂安逸當中。同時,作者在詞中的種種作態對其本人來說,作者始終是抱著一種自得的、欣賞的態度的,作者的自我陶醉的心情甚至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得到說明——作者大概樂于或希望別人知道作者的這種生活,所以要使“別殿遙聞簫鼓奏”。從藝術上看,此詞的結構嚴謹,技巧嫻熟,語言華麗,喻象生動。上下兩片承接自然緊密,渾然一體,場面描寫細膩到位,情態表現活靈活現,如“酒惡時拈花蕊嗅”一句,貼近生活,使一個醉酒享樂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尤其是“紅日已高三丈透”句,更是被稱為“絕唱”。

      此詞描寫帝王享樂的詞,藝術上的精美與內容上的腐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同作者后期的詞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此可見,如果不是對這種耽于奢華生活樂而不疲,恐怕李煜也不一定會成為一個亡國之君,階下之囚。歷史的警醒也許正在于此。

    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創作背景

      《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是李煜前期的作品,真實地再現了李煜前期的奢華綺麗的享樂生活。李煜寫此詞時,是自鳴得意的。詞中所寫的時間,是夜以繼日地酣歌曼舞的第二天。主人公是后主李煜和宮中所有的人們。

    “佳人舞點金釵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hóng rì yǐ gāo sān zhàng tòu, jīn lú cì dì tiān xiāng shòu.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
    hóng jǐn dì yī suí bù zhòu.
    紅錦地衣隨步皺。
    jiā rén wǔ diǎn jīn chāi liū, jiǔ è shí niān huā ruǐ xiù.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
    bié diàn yáo wén xiāo gǔ zòu.
    別殿遙聞簫鼓奏。

    “佳人舞點金釵溜”平仄韻腳

    拼音:jiā rén wǔ diǎn jīn chāi liū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佳人舞點金釵溜”的相關詩句

    “佳人舞點金釵溜”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佳人舞點金釵溜”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佳人舞點金釵溜”出自李煜的 《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