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門前北渚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度門前北渚春”全詩
白發亂生相顧老,黃鶯自語豈知人。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春日宴魏萬成湘水亭》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宴魏萬成湘水亭
春日宴魏萬成湘水亭,
何年家住此江濱。
幾度門前北渚春,
白發亂生相顧老,
黃鶯自語豈知人。
中文譯文:
春天的一天,我們在魏萬成的湘水亭舉行宴會,
不知道多少年來,我的家就住在這江邊。
多少次,春天都在這家門前的北渚上來到,
頭發已白了,我和我的朋友們相互看著,都已經老了,
黃鶯自語,怎能知道我們的心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老人回顧過去、思念歲月的情景。詩人劉長卿通過“春日宴魏萬成湘水亭”這一場景,以及詩中的幾個意象,表達了對光陰流逝、時光易逝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詩人提到的“何年家住此江濱”和“幾度門前北渚春”暗示了時間的長久流逝。多少年來,詩人的家就在江邊,而多少次春天都來到家門前的北渚,這暗示了生命的循環,河流的流動,時間的無法逆轉。這種對歲月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易逝的思考。
其次,詩人描繪了自己的年老和白發亂生的形象,通過這個形象來表現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和對青春逝去的悲傷。白發亂生的形象讓人聯想到歲月的痕跡和時光的消逝,詩人和他的朋友們相互看著,不禁想起了往昔的時光。這種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從一種微妙的情感變成了對光陰逝去的痛感。
最后,詩人提到黃鶯自語,暗示了人們對自己內心和感情的獨白和思考。黃鶯自語,不知道這些年來我們的心情如何,對于我們這些老去的人,時間的流逝、歲月的更迭究竟對他們有何影響,生活的變化對他們的心靈有何觸動,這些都是無法被外界所理解的。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春日宴魏萬成湘水亭這一場景的描繪,以及對年老、時間流逝和心靈思考的意象的塑造,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和歲月易逝的思考和感嘆。詩人通過這些意象,展現了歲月流轉、生活的變化和個體心靈的內省。
“幾度門前北渚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yàn wèi wàn chéng xiāng shuǐ tíng
春日宴魏萬成湘水亭
hé nián jiā zhù cǐ jiāng bīn, jǐ dù mén qián běi zhǔ chūn.
何年家住此江濱,幾度門前北渚春。
bái fà luàn shēng xiàng gù lǎo, huáng yīng zì yǔ qǐ zhī rén.
白發亂生相顧老,黃鶯自語豈知人。
“幾度門前北渚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