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猶憶孫弘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人猶憶孫弘閣”全詩
春草雨中行徑沒,暮山江上卷簾愁。
幾人猶憶孫弘閣,百口同乘范蠡舟。
早晚卻還丞相印,十年空被白云留。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漢陽獻李相公》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漢陽獻李相公》是唐代劉長卿所作的一首詩。詩意主要表達了作者退隱山林的心境以及對功名利祿的淡漠和失望之情。
詩中,作者退隱在楚城的深山中,遠離塵囂,獨自在閑門掩映之處,靜靜地凝望漢水。春雨中行走時,小徑已經被生長的青草所掩蓋,回望四周,暮山與江水隱約交融,帷幕上卷起一片憂愁之意。雖然單獨出行,但也隱隱約約還有人們記得作者曾經與孫弘閣共事、范蠡同乘一舟。然而,幾個人喚起的記憶,并沒有給作者帶來歡樂,反而讓他更加倍感愁苦。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官職的失望,雖然擔任過丞相的職務,但卻早已歸隱山林,得以擺脫塵世的紛擾。然而十年過去,官印仍然留在空中,白云將它拋棄。這里以官印來象征功名利祿,作者將它置之不顧,表達了他對塵世名利的淡漠與追求內心自在的態度。
這首詩通過描寫自然景物與個人心境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失望以及對退隱山林的向往和選擇。詩句凝練、意境深遠,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賦予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情緒,寄托了作者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意愿。
“幾人猶憶孫弘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àn yáng xiàn lǐ xiàng gōng
漢陽獻李相公
tuì shēn gāo wò chǔ chéng yōu, dú yǎn xián mén hàn shuǐ tóu.
退身高臥楚城幽,獨掩閑門漢水頭。
chūn cǎo yǔ zhōng xíng jìng méi,
春草雨中行徑沒,
mù shān jiāng shàng juàn lián chóu.
暮山江上卷簾愁。
jǐ rén yóu yì sūn hóng gé, bǎi kǒu tóng chéng fàn lǐ zhōu.
幾人猶憶孫弘閣,百口同乘范蠡舟。
zǎo wǎn què hái chéng xiàng yìn, shí nián kōng bèi bái yún liú.
早晚卻還丞相印,十年空被白云留。
“幾人猶憶孫弘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