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氣初逢渙汗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冤氣初逢渙汗收”全詩
越鳥豈知南國遠,江花獨向北人愁。
生涯已逐滄浪去,冤氣初逢渙汗收。
何事還邀遷客醉,春風日夜待歸舟。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初聞貶謫,續喜量移,登干越亭贈鄭校書》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聽到被貶謫之事,接著又聽到考慮量移,我登上了干越亭,給鄭校書寫下了這首詩。詩中描繪了江洲青青綠草和一條傷心的長江,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詩中還涉及了越鳥和江花,表達了他對南國的留戀和北方的愁苦。詩人的生涯已經像滄浪江一樣流逝,他冤屈初逢渙汗收。然而,他仍然醉心于邀請遷客一起共飲花酒,靜待春風,日夜憧憬著歸舟的日子。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傷感的情緒,展現了他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未來歸程的期盼。
中文譯文:
初聽到貶謫的消息,
接著又想到遷徙的喜悅。
我登上了干越亭,
給鄭校書寫下這首贈詩。
江洲青青趣深濃,
萬里長江傷心流。
越鳥不知南國多遠,
江花獨自訴北人愁。
我的生涯已經隨滄浪逝去,
冤屈初遇渙散而消除。
何事還要請遷客共飲花酒,
春風日夜等待著回船的日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劉長卿對貶謫之事的初聞以及隨后思考喜悅的心情。他登上干越亭,借此機會贈送給鄭校書這首詩。詩中通過描繪青青江洲和傷心的長江,表達了詩人思鄉之情。越鳥和江花的描寫則展示了他對南國的留戀和對北方的愁苦。詩人的生涯已經逝去,他受冤屈的心情初次遭遇渙汗,逐漸平息。然而,他仍然滿心期待著遷客的到來,希望與他們共同暢飲花酒,等待春風的降臨,渴望著能早日回船、回家的日子。詩中蘊含著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對未來的期盼,既表達了詩人的愁苦之情,也展現了他對美好歸途的向往。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內心世界的起伏和對歸程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冤氣初逢渙汗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wén biǎn zhé, xù xǐ liàng yí, dēng gàn yuè tíng zèng zhèng jiào shū
初聞貶謫,續喜量移,登干越亭贈鄭校書
qīng qīng cǎo sè mǎn jiāng zhōu, wàn lǐ shāng xīn shuǐ zì liú.
青青草色滿江洲,萬里傷心水自流。
yuè niǎo qǐ zhī nán guó yuǎn,
越鳥豈知南國遠,
jiāng huā dú xiàng běi rén chóu.
江花獨向北人愁。
shēng yá yǐ zhú cāng láng qù, yuān qì chū féng huàn hàn shōu.
生涯已逐滄浪去,冤氣初逢渙汗收。
hé shì hái yāo qiān kè zuì, chūn fēng rì yè dài guī zhōu.
何事還邀遷客醉,春風日夜待歸舟。
“冤氣初逢渙汗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