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蕃待客應懸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陳蕃待客應懸榻”全詩
路逐山光何處盡,春隨草色向南深。
陳蕃待客應懸榻,宓賤之官獨抱琴。
倘見主人論謫宦,爾來空有白頭吟。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送宇文遷明府赴洪州張觀察追攝豐城令》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宇文遷明府赴洪州張觀察追攝豐城令》是唐代劉長卿的一首詩,詩意深遠,帶有離別的苦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如下:
送別人去遠方是心中的愿望,我也坐小船在湘江的陰影里。路途是延綿的山光,不知何處是盡頭,春天會隨著青草的顏色一路向南延展。陳蕃等待客人應該是在懸掛帷幕的床上,而宓賤則只負責彈著琴。如果遇到主人談論被貶職的事情,你來了也只能是空有白發而苦吟。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遠行的場景,表達了劉長卿對別離的期望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詩中采用了明麗的意象描寫,如“山光”、“草色”,以及借景抒情的手法,展示了作者的真實感受。
作者表達了自己愿意送別的心情,同時也流露出對時光流逝的擔憂。他用“余亦扁舟湘水陰”形容自己在湘江中孤獨地坐船,暗示著離別的苦澀。在詩中,作者還描繪了山光和草色,表示不知遠方道路的盡頭在哪里。春天隨著青草的顏色向南延展,意味著時光的流逝不可阻擋。
詩中還出現了陳蕃和宓賤這兩個人物。陳蕃是等待來訪客人的人物,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官員,而宓賤則只是抱著自己的琴。這兩個人物的對比,突顯了官員的榮耀和琴師的寂寞。最后兩句詩表達了如果遇到主人談論被貶職的事情,你來了也只能是空有白發而苦吟。這句話暗示了對主人淡泊名利的態度,以及對朋友遭遇不幸的悲傷之情。
通過描繪別離和時光流逝的畫面,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遠行者的祝福、對時光流逝的擔憂,以及對朋友不幸的同情之情。詩人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觀察,具有深遠的詩意。
總的來說,這首詩描繪了別離和時光流逝的情感和景象,以及對朋友遭遇不幸的同情之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展現了作者的豁達和深情。
“陳蕃待客應懸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ǔ wén qiān míng fǔ fù hóng zhōu zhāng guān chá zhuī shè fēng chéng lìng
送宇文遷明府赴洪州張觀察追攝豐城令
sòng jūn bù fù yuǎn wèi xīn, yú yì piān zhōu xiāng shuǐ yīn.
送君不復遠為心,余亦扁舟湘水陰。
lù zhú shān guāng hé chǔ jǐn,
路逐山光何處盡,
chūn suí cǎo sè xiàng nán shēn.
春隨草色向南深。
chén fān dài kè yīng xuán tà, mì jiàn zhī guān dú bào qín.
陳蕃待客應懸榻,宓賤之官獨抱琴。
tǎng jiàn zhǔ rén lùn zhé huàn, ěr lái kōng yǒu bái tóu yín.
倘見主人論謫宦,爾來空有白頭吟。
“陳蕃待客應懸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五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