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蕭條灞陵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去蕭條灞陵上”全詩
身逐塞鴻來萬里,手披荒草看孤墳。
擒生絕漠經胡雪,懷舊長沙哭楚云。
歸去蕭條灞陵上,幾人看葬李將軍。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送李將軍(一作送開府侄隨故李使君旅親卻赴上都)》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李將軍(一作送開府侄隨故李使君旅親卻赴上都)》
作者:劉長卿
征西諸將一如君,報德誰能不顧勛。
身逐塞鴻來萬里,手披荒草看孤墳。
擒生絕漠經胡雪,懷舊長沙哭楚云。
歸去蕭條灞陵上,幾人看葬李將軍。
中文譯文:送走李將軍(又名送別開府侄隨李使君遠行)
征西的眾將士與將軍一樣,為了報答恩德,誰會不顧勛業。
身隨塞鴻飛來千萬里,手執荒地之草縱觀孤墳。
為俘擒山河無盡的滅亡漠寒,歷經胡族所生的雪而返回。
深感懷舊之情,之前在長沙,他痛哭楚云。
重新回家,灞陵已有凄涼蕭索之景,有人久久地守望著葬李將軍。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是一首別賦,寫的是作者送別李將軍的情景。詩的開篇以“征西諸將一如君,報德誰能不顧勛”形容李將軍無私奉獻的精神和眾將士無私的奮斗。接著,詩人描寫了李將軍長途跋涉的艱辛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身逐塞鴻來萬里,手披荒草看孤墳”。
詩詞以“擒生絕漠”表達了李將軍歷經艱險而勝利歸來的經歷,描繪了人們對他的敬仰之情。然后,李將軍憶起長沙的往事,痛哭楚云。“懷舊長沙哭楚云”,表現出李將軍在外地思鄉之情的深沉與堅持。
最后,詩詞以“歸去蕭條灞陵上,幾人看葬李將軍”表達了詩人對李將軍的敬意和感嘆。詩意深沉,賦予了李將軍偉大和犧牲的品質,同時也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戰爭的無奈。整首詩憑借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抒發,使讀者感受到作者對李將軍的敬愛和對戰亂時期的思考。
“歸去蕭條灞陵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jiāng jūn yī zuò sòng kāi fǔ zhí suí gù lǐ shǐ jūn lǚ qīn què fù shàng dōu
送李將軍(一作送開府侄隨故李使君旅親卻赴上都)
zhēng xī zhū jiàng yī rú jūn, bào dé shuí néng bù gù xūn.
征西諸將一如君,報德誰能不顧勛。
shēn zhú sāi hóng lái wàn lǐ,
身逐塞鴻來萬里,
shǒu pī huāng cǎo kàn gū fén.
手披荒草看孤墳。
qín shēng jué mò jīng hú xuě, huái jiù cháng shā kū chǔ yún.
擒生絕漠經胡雪,懷舊長沙哭楚云。
guī qù xiāo tiáo bà líng shàng, jǐ rén kàn zàng lǐ jiāng jūn.
歸去蕭條灞陵上,幾人看葬李將軍。
“歸去蕭條灞陵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