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有味似兒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燈有味似兒時”全詩
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漸長饑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注釋
盡:原作“壺”,據錢仲聯校注本改。腐儒:謂陳腐不合時宜之學者。《漢書》:“為天下,安用腐儒?”
碌碌:凡庸貌。《史記》:“九卿碌碌奉其官。”賈島《古意》詩:“碌碌復碌碌,百年雙轉轂。”
青燈:指燈光。韋應物《寺居獨夜寄崔主簿》詩:“坐使青燈曉,還傷夏衣薄。”姚偓《南源山》詩:“白雨鳴山麓,青燈語夜闌。”
策策:落葉聲。韓愈《秋杯》詩:“秋風一披佛,策策鳴不已。”
疊鼓:樂器名,俗稱小擊鼓。岑參《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之三:“鳴笳疊鼓擁回軍,破國平蕃昔未聞。”謝朓《鼓吹曲》:“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辀。”
冬冬:鼓聲也。《唐書》:“馬周上言,令金吾每街隅懸鼓,夜擊以止其行李,以備竊盜,時人遂呼為冬冬鼓也。”
山藥:即山薯。瓊糜:瓊漿也,玉糝也。《說文》:糜,糝也。黃庭堅詩:“廚人清曉獻瓊糜,正是相如酒渴時。”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創作背景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這首詩寫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他初任隆興(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時,當時陸游四十一歲。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賞析
其一
首聯自嘆為“碌碌無奇”的“腐儒”,只喜有古人的遺書可讀,是夜讀的緣起,詩筆平平;聯系陸游的生平抱負和志越,內涵卻不簡單。陸游早年即飽報國壯志,不甘以‘腐儒”自居,又顧以“奇才”自負;自稱“腐儒”與“嘆無奇”,都含有“世不我許,我不世與”——即當道不明,才不見賞之慨。“獨喜遺編不我欺”,則含有不屑與世浮沉,而要堅持得自“通編”的“濟世”理想之意;與五十二歲時作的《讀書》的“讀書本意在元元(指人民)”,六十七歲時作的《五更讀書示子》的“暮年于書更多味,眼底明明見莘渭(指伊尹、呂尚的進身濟世)”,“萬鐘一品不足貴,時來出手蘇元元”,七十三歲時作的《讀書》的“兩眼欲讀天下書,力雖不逮志有余。千載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寧兔愚”,七十五歲時作的《冬夜讀書示子聿》的“圣師雖遠有遺經,萬世猶存舊典型。白首自憐心未死,夜窗風雷一燈青”,八十一歲時作的《讀書示于局郁郁遹》的“忍饑講虞唐(指堯舜治國之道)”,“古言(指儒家的“濟世”理論與思想)不吾欺”,八十五歲時作的《讀書》的“少從師友講唐虞,白首襟環不少舒。舊謂皆當付之酒,今知莫若信吾書”等句參看,其事自明。
次聯從室內寫夜讀,是全詩最精彩的兩句。陸游到老還以眼明齒堅自豪,而頭上可能早已出現一些白發,故四十以前,即已談及“白發”,這里出句也說是“白發無情侵老境”。這句孤立看便無奇;與下句作對,卻構成很美的意境:頭有“白發”逼近“老境”的人,對著“青燈”夜讀,還覺得意味盎然,象兒時讀書一樣。“白發”、“青燈”,“無情”、“有味”,“老境”、“兒時”’一一相映成趣,勾人聯想。凡是自幼好學,覺得讀書有味(這是關鍵),到老猶好學不倦的人,讀了這聯詩,都會感到親切,無限神往,沉浸于詩人所刻劃的夜讀情景.這一聯與后期的《風雨夜坐》中的“欹枕舊游來眼底,掩書余味在胸中”一聯,最能打動中老年人胸中的舊情和書味,把他們的欲言難言之境與情寫得“如在目前”。詩人六十三歲時作的《冬夜讀書》:“退食淡無味,一窗寬有余。重尋總角夢,卻對短檠書”,七十七歲時作的《自勉》的“讀書猶自力,愛日似兒時”等句,可和此聯參證。
第三聯從室外寫秋夜。在“高梧”樹葉的搖落聲中傳來“寒意”;重復敲打的更鼓報過二更,明日公務在身,雖書興猶濃,而“睡期”卻苦不能延。策策、冬冬,聲聲到耳;秋夜深更,情景逼真。第四聯以寫入睡前的進食作結。忍饑讀書,一杯山藥煮成的薯粥,卻認為勝過“瓊糜”。從進食情況表現作者的清苦生活和安貧樂道、好學不倦的情懷。八十四歲時作的《讀書至夜分感嘆有賦》的“老人世間百念衰,惟好古書心未移。斷碑殘刻亦在櫝,時時取玩忘朝饑”等句,更可見出他這種生活與情懷貫徹始終。這兩聯筆調清淡,但意境不薄。
其二
該詩首聯寫夜讀的緣起,起筆雖平,卻表現了作者濟世的理想抱負。頷聯寫老來讀書興味盎然,令人倍感親切。頸聯說明詩人秋夜常讀書至“二鼓”時分,還戀戀不忍釋卷。尤其感人的是冬夜,窗外冰天雪地,寒氣凜冽,室內卻見詩人精神振奮。尾聯以睡前進食作結,表現作者的清苦生活和好學不倦的情懷。
陸游自言“六十年間詩萬首”,而詩的首聯卻以“腐儒碌碌嘆無奇”起句,顯得意味深長。因為他曾在《融州寄松紋劍》中有過這樣的詩句“恥作腐儒長碌碌”。如今竟然能以“腐儒”自居,似乎有悖于早年的一腔壯志凌云。聯系當時陸游的境遇,初任隆興通判,孤寂無侶,落落寡歡,只能用讀書排遣心中的抑郁,便有了“獨喜遺編不我欺”。所以,回過頭再去品味“獨喜遺編”還是表現了他一貫積極的入世觀。因為陸游讀書是為了“濟世救民”,有其詩“讀書本意在元元(指人民)”為證。
頷聯的“白發”令人滋生出老境的頹唐,但是在“青燈”之下,卻別有一番意韻。有位哲人曾說過“書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樂”。所以兒時讀書是有滋有味的,早生華發的陸游如今在青燈的陪伴下,仿佛重又回到兒時,享受著讀書的快樂。此聯寫室內夜讀,曉暢平易,精煉自然,親切有味,是全詩最精彩的兩句。
頸聯寫室外的秋夜。窗外傳來秋風吹落梧桐樹葉的“策策”聲響,更鼓“冬冬”聲報過二更,催促詩人應該歇息了。詩人逼真地再現當時的情景,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尾聯寫了詩人入睡前的進食的情景。專心讀書的詩人感到有些饑腸轆轆,便把山藥煮成的薯粥,認為賽過瓊漿,于是一個安貧樂道、孜孜好學的詩人便凸現了出來。
“青燈有味似兒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è dú shū měi yǐ èr gǔ jǐn wèi jié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
fǔ rú lù lù tàn wú qí, dú xǐ yí biān bù wǒ qī.
腐儒碌碌嘆無奇,獨喜遺編不我欺。
bái fà wú qíng qīn lǎo jìng, qīng dēng yǒu wèi shì ér shí.
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gāo wú cè cè chuán hán yì, dié gǔ dōng dōng pò shuì qī.
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
qiū yè jiàn zhǎng jī zuò suì, yī bēi shān yào jìn qióng mí.
秋夜漸長饑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
“青燈有味似兒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