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衣曲已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披衣曲已終”全詩
想像朱唇動,仿佛梁塵飛。
誤節應偷笑,竊聽起披衣。
披衣曲已終,窗月存余暉。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夜聽鄰家唱》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聽鄰家唱》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夜晚里我未能入睡,鄰居的歌聲稀稀落落傳來。
我想象著她的朱唇在動,仿佛梁上塵埃在飛舞。
我誤以為她是在竊笑我的節操,偷聽之下我起身穿上衣裳。
歌聲已經停止,但窗外的月光依然閃耀余輝。
詩意:
這首詩以夜晚聽鄰居唱歌為主題,通過描寫主人公的感受和想象,表達了夜晚的寂靜與遐想、以及鄰居歌聲的美妙和誘惑。詩人在夜晚靜謐的環境中,未能入眠,聆聽著鄰居的歌聲,歌聲雖然稀疏,但卻在他的想象中變得生動起來。他想象鄰居唱歌時的樣子,仿佛看到了她的動人嘴唇,感覺像是梁上塵埃在飛舞。詩人還以一種幽默、輕松的口吻,自嘲地說自己誤會了鄰居的笑聲,以為她是在嘲笑自己的行為,于是他偷偷地起身穿上衣服。盡管鄰居的歌聲已經結束,但窗外的月光依然照耀著,給予了一份寧靜和溫暖。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情景,通過聽鄰居唱歌的經歷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聯想。詩人通過想象和幽默的描寫,將鄰居的歌聲和自己的思緒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展示了夜晚的寂靜和詩人的情感。詩中的鄰居歌聲雖然稀疏,但在詩人的心中卻變得栩栩如生,給他帶來了愉悅和遐想。詩人的自嘲和幽默感增添了詩詞的趣味性,使讀者可以在閱讀中感受到詩人的情感與想象力。整首詩以夜晚的安靜和月光的溫柔作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對生活的熱愛,給人以寧靜和愉悅的感受。
“披衣曲已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tīng lín jiā chàng
夜聽鄰家唱
yè zhōng wèi chéng mèi, lín gē wén suǒ xī.
夜中未成寐,鄰歌聞所稀。
xiǎng xiàng zhū chún dòng, fǎng fú liáng chén fēi.
想像朱唇動,仿佛梁塵飛。
wù jié yīng tōu xiào, qiè tīng qǐ pī yī.
誤節應偷笑,竊聽起披衣。
pī yī qū yǐ zhōng, chuāng yuè cún yú huī.
披衣曲已終,窗月存余暉。
“披衣曲已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