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吹斷馬嘶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風吹斷馬嘶聲”全詩
北風吹斷馬嘶聲。
深秋遠塞若為情。
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
古今幽恨幾時平。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浣溪沙》納蘭性德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清代文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風吹斷馬嘶聲。
深秋遠塞若為情。
一抹晚煙荒戍壘,
半竿斜日舊關城。
古今幽恨幾時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在秋天的山野中行走的情景,并抒發了作者對古今幽恨不盡的悲涼情感。詩中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憂傷。
賞析:
1. 詩人運用了獨特的景物描寫手法,通過"云山"、"北風"、"晚煙"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寂靜、凄涼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秋天山野的冷清和蕭瑟之美。
2. 詩中的"深秋遠塞若為情"一句,表達了作者對于遠方塞外的蒼涼景色的感傷。這句話既描繪了秋天遠方戍壘的凄涼景象,又體現了作者對歷史悲劇的思考和對古代戰亂的悲憤。
3. "古今幽恨幾時平"一句是整首詩的核心所在。這句表達了作者對歷史悲劇和人間疾苦的思考,表明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人類命運的憂慮。這是一種對于人生和歷史無常的反思,凸顯了作者對于社會不公和個人遭遇的痛心與無奈。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山野的凄涼景色,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傷和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它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納蘭性德獨特的情感和對社會現實的關切,展現了他深沉的思想和文學才華。
“北風吹斷馬嘶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shēn xiàng yún shān nà pàn xíng.
身向云山那畔行。
běi fēng chuī duàn mǎ sī shēng.
北風吹斷馬嘶聲。
shēn qiū yuǎn sāi ruò wéi qíng.
深秋遠塞若為情。
yī mǒ wǎn yān huāng shù lěi, bàn gān xié rì jiù guān chéng.
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
gǔ jīn yōu hèn jǐ shí píng.
古今幽恨幾時平。
“北風吹斷馬嘶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