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綠鬢斗霜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將綠鬢斗霜華”全詩
年來強半在天涯。
魂夢不離金屈戍,畫圖親展玉鴉叉。
生憐瘦減一分花。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浣溪沙》納蘭性德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清代納蘭性德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里陰山萬里沙,
誰將綠鬢斗霜華。
年來強半在天涯,
魂夢不離金屈戍,
畫圖親展玉鴉叉。
生憐瘦減一分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身世坎坷、離鄉背井的心情。詩中描繪了遙遠的陰山和無盡的沙漠,暗喻了作者漂泊的命運。他的青絲已經斗霜華,意味著歲月的流逝。多年來,他幾乎一直在天涯海角,離故鄉很遠。但他的魂魄與夢想仍停留在金屈戍,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用筆畫出了玉鴉叉,展示了自己的才華,但他的生活卻如同瘦減的花朵,生命的韻味逐漸消磨。
賞析:
《浣溪沙》以納蘭性德獨特的詩意表達了作者離鄉背井、漂泊異鄉的心情。通過描繪陰山和沙漠,作者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遙遠的處境。綠鬢斗霜華的描寫生動地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時光的流逝。作者魂夢不離金屈戍,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深思念,這種思念使他的心靈得到一種超越時空的慰藉。畫圖親展玉鴉叉,展示了作者的才華和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然而,詩的最后一句"生憐瘦減一分花"傳遞出作者對自己境況的無奈和對生活的悲涼感受,生活的壓力使得他的生命逐漸減少美好的元素。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與個人情感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在異鄉漂泊的孤獨和無助。同時,他對家鄉的思念和對生活的無奈也在詩中得到了抒發。這首詩以其深情、凄美的筆觸,展示了納蘭性德獨特的詩人才華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誰將綠鬢斗霜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wàn lǐ yīn shān wàn lǐ shā, shuí jiāng lǜ bìn dòu shuāng huá.
萬里陰山萬里沙,誰將綠鬢斗霜華。
nián lái qiáng bàn zài tiān yá.
年來強半在天涯。
hún mèng bù lí jīn qū shù, huà tú qīn zhǎn yù yā chā.
魂夢不離金屈戍,畫圖親展玉鴉叉。
shēng lián shòu jiǎn yī fēn huā.
生憐瘦減一分花。
“誰將綠鬢斗霜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