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夢魂飛不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枕上夢魂飛不去”全詩
枕上夢魂飛不去,覺來紅日又西斜,滿庭芳草襯殘花。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浣溪沙》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宋代詩人秦觀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離鄉別親的痛苦和思鄉之情,同時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了離愁別緒的深刻。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錦帳重重卷暮霞,
屏風曲曲斗紅牙,
恨人何事苦離家。
枕上夢魂飛不去,
覺來紅日又西斜,
滿庭芳草襯殘花。
詩意和賞析:
《浣溪沙》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展現了離別之痛和思鄉之情。首句“錦帳重重卷暮霞”,通過描繪錦帳卷起的暮霞,展現了離別時的凄涼和無盡的離愁。錦帳象征著華美和富貴,卷起的暮霞則隱喻夕陽西下,意味著離別的時刻臨近。
接下來的兩句“屏風曲曲斗紅牙,恨人何事苦離家”,通過描繪屏風上曲曲折折的紅色花紋,表現了作者對離家之事的痛苦和不解。紅牙可能指的是屏風上用紅色織物裝飾的牙形圖案,象征著華麗和富貴。
下半部分的兩句“枕上夢魂飛不去,覺來紅日又西斜”,通過對作者夜間的夢境和清晨的覺醒進行對比,表達了離愁的深遠影響。作者在枕上無法擺脫思鄉的夢境,而當他醒來時,紅日已經西斜,暗示離別的時間越來越長,離家的日子越來越久。
最后一句“滿庭芳草襯殘花”,通過描繪花草的景象,表達了離別時的孤寂和凄涼。滿庭的芳草和殘花相映成趣,象征著離別時的寂寞和離愁。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思緒展現了作者對離鄉別親的痛苦之情,同時通過景物描寫傳達了離愁別緒的深刻。這首詩在宋代以及后來的文學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廣泛認為是秦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表達離愁之情的經典之作。
“枕上夢魂飛不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jǐn zhàng chóng chóng juǎn mù xiá,
錦帳重重卷暮霞,
píng fēng qū qū dòu hóng yá,
屏風曲曲斗紅牙,
hèn rén hé shì kǔ lí jiā.
恨人何事苦離家。
zhěn shàng mèng hún fēi bù qù,
枕上夢魂飛不去,
jué lái hóng rì yòu xī xié,
覺來紅日又西斜,
mǎn tíng fāng cǎo chèn cán huā.
滿庭芳草襯殘花。
“枕上夢魂飛不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