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向砑羅方帕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拾向砑羅方帕里”全詩
自是節臨三月暮,何須人恨五更風?
撲檐直破簾衣碧,上砌如欺地錦紅;
拾向砑羅方帕里,鴛鴦一對正當中。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落花詩》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落花詩》是明代文學家唐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桃花凈盡杏花空,
開落年年約略同;
自是節臨三月暮,
何須人恨五更風?
撲檐直破簾衣碧,
上砌如欺地錦紅;
拾向砑羅方帕里,
鴛鴦一對正當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象,突出了花開花落的無常和人生的短暫。詩人觀察到桃花已經凋零一空,杏花也不再盛開,每年開花凋謝的時間大致相同。然而,正值三月末節令時節,為何有人會對凌晨五點的風聲感到悲傷呢?詩人進一步描繪了風中飄落的花瓣,如雨點般打在綠色窗簾上,與地面上的紅色花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撿起一片花瓣放在錦紅色的方帕中,正好落在一對形影不離的鴛鴦鳥中間。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花開花落的景象,表達了人生短暫的真實感受。桃花和杏花的凋謝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詩人以桃花和杏花的開放和凋零來比喻人生的起伏和無常,暗示人們應該珍惜眼前的美好時光。詩中的五更風是一種寂靜的時刻,詩人質問為什么有人會對這樣的時刻感到悲傷,進一步強調了人生短暫和歲月匆匆的主題。
詩中的對比色彩也很鮮明,綠色窗簾上的碧色花瓣和地面上的紅色花瓣形成了鮮艷的畫面。這種對比在視覺上增加了詩詞的美感,并使得凋零的花瓣更加引人注目。最后,詩人將一片花瓣放在紅色方帕中,恰好掉在一對鴛鴦鳥中間,形成了一個寓意深遠的畫面,暗示著愛情的美好和和諧。
總之,《落花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人生短暫和歲月無情的主題,通過描繪花開花落的景象和對比色彩的運用,展示了詩人對美的敏感和對生命的思考。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和共鳴,是一首優美而意蘊豐富的明代詩作。
“拾向砑羅方帕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huā shī
落花詩
táo huā jìng jìn xìng huā kōng, kāi luò nián nián yuē lüè tóng
桃花凈盡杏花空,開落年年約略同;
zì shì jié lín sān yuè mù, hé xū rén hèn wǔ gēng fēng?
自是節臨三月暮,何須人恨五更風?
pū yán zhí pò lián yī bì, shàng qì rú qī dì jǐn hóng
撲檐直破簾衣碧,上砌如欺地錦紅;
shí xiàng yà luó fāng pà lǐ, yuān yāng yī duì zhèng dāng zhōng.
拾向砑羅方帕里,鴛鴦一對正當中。
“拾向砑羅方帕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