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已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落葉已稀”全詩
四節如飛。
急景西馳。
奔浪赴沂。
英華始翫。
落葉已稀。
惆悵衡皋。
心焉有違。
分類:
作者簡介(謝靈運)

謝靈運(385年-433年),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原為陳郡謝氏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著名山水詩人,主要創作活動在劉宋時代,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由謝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賦》,也是見諸史冊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謝靈運還兼通史學,工于書法,翻譯佛經,曾奉詔撰《晉書》。《隋書·經籍志》、《晉書》錄有《謝靈運集》等14種。
《答謝諮議》謝靈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謝諮議》是南北朝時期謝靈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衡迅駕。
四節如飛。
急景西馳。
奔浪赴沂。
英華始翫。
落葉已稀。
惆悵衡皋。
心焉有違。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謝靈運乘坐快馬飛馳而行的情景。他迅速地駕駛著玉衡(一種傳說中的神馬),四蹄如飛,景色迅速向西逝去。他急速駛過美麗的風景,前往沂水之地。在那里,他開始欣賞自然的英華之美。然而,他也感到落葉已經稀疏,這讓他感到惆悵和思念衡皋(衡山的古稱)。他的內心感到有一種違背的情緒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在馬上飛馳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情緒和景色。玉衡象征著神馬,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也暗示了作者的身份地位非凡。詩中使用了短而有力的語句,形容玉衡快速奔馳的情景,展現了節奏感和動感。作者駛過了美景,但他內心卻有一種違背感,這可能是因為他離開了衡皋,想起了離別和思鄉之情。整首詩詞在簡潔的語言中表達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給人一種悠遠離愁的感覺。同時,通過描繪馬匹快速行進的景象,也展示了作者的膽識和豪情。
此外,這首詩詞還展現了南北朝時期士人的游歷情懷和對自然的贊美。作者通過描繪美景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緒和情感。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感受和心境,給人以詩意盎然的美感。
“落葉已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xiè zī yì
答謝諮議
yù héng xùn jià.
玉衡迅駕。
sì jié rú fēi.
四節如飛。
jí jǐng xī chí.
急景西馳。
bēn làng fù yí.
奔浪赴沂。
yīng huá shǐ wán.
英華始翫。
luò yè yǐ xī.
落葉已稀。
chóu chàng héng gāo.
惆悵衡皋。
xīn yān yǒu wéi.
心焉有違。
“落葉已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