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陰俄又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屋陰俄又斜”全詩
鐘信忽然動,屋陰俄又斜。
悶中聊度歲,夢里尚還家。
地獄何須問,人間見夜叉。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是文天祥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前泣燈影,日下泣霜花。
鐘信忽然動,屋陰俄又斜。
悶中聊度歲,夢里尚還家。
地獄何須問,人間見夜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期間的所感所思。詩人先是在風前流淚,看著燈影搖曳,暗示內心的悲傷。接著,他在太陽下看到霜花也似乎淚流滿面。這里的淚水象征著作者心中的憂傷和痛苦。詩中提到的鐘聲突然動蕩起來,屋子的陰影也變得扭曲,這給人一種不安和恐懼的感覺。在這種壓抑的氛圍中,作者只能度過寂寞的歲月,渴望能在夢中回到家中。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人間的苦難和痛苦的體驗,暗示人們在人世間也會遭遇到各種困難和磨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憂傷和對人世間苦難的思考。通過風前泣燈影和日下泣霜花的形象描寫,詩人將個人的悲傷與自然景物相結合,突出了內心的痛苦和無助感。鐘信忽然動和屋陰俄又斜的描寫,給人以動蕩和不穩定的感覺,進一步強調了作者的內心焦慮和恐懼。最后兩句通過地獄和夜叉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人間苦難的痛切感受,對人生的困境和無常的現實進行了深刻的思考。
整首詩詞情感沉郁,語言簡練而富有意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人間苦難的反思,展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命運的抱怨。這首詩詞深入人心,給人以思考和共鳴,體現了文天祥作品中批判現實和關懷人民的主題。
“屋陰俄又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 mǎo shí yuè yī rì zhì yàn yuè wǔ rì lí bì àn yǒu gǎn ér fù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fēng qián qì dēng yǐng, rì xià qì shuāng huā.
風前泣燈影,日下泣霜花。
zhōng xìn hū rán dòng, wū yīn é yòu xié.
鐘信忽然動,屋陰俄又斜。
mèn zhōng liáo dù suì, mèng lǐ shàng huán jiā.
悶中聊度歲,夢里尚還家。
dì yù hé xū wèn, rén jiān jiàn yè chā.
地獄何須問,人間見夜叉。
“屋陰俄又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