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留滯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應留滯久”全詩
解衣烘稚虱,勻鏁救殘須。
坐處心如忘,吟馀眼已枯。
不應留滯久,何日裹籧篨。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月一日到達燕越,五日期間遭遇狴犴,感慨而作。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文天祥在燕越逗留期間的心境和遭遇。燕越是指南宋時期的越州(今浙江紹興),而狴犴則是指厄運或不幸的象征。詩中表達了詩人在陌生的環境中感到孤單、困頓和痛苦,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自身處境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展現了他在陌生環境中的孤獨和困頓。首句"環堵塵如屋,累然一故吾"描繪了周圍環境的壓抑和疲憊,以及作者對自己境遇的無奈和苦悶。接下來的幾句"解衣烘稚虱,勻鏁救殘須"描述了作者在困境中艱難自救的情景,對自己的處境進行慨嘆。
接下來的兩句"坐處心如忘,吟馀眼已枯"表達了作者在苦悶中的心境,他的思緒沉浸在自己的困境中,已經忘卻了外界的事物。最后兩句"不應留滯久,何日裹籧篨"表示了作者對困境的不甘和對未來的期待,希望能夠早日擺脫困境,回到自由和安逸的生活。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堅韌和對自由的渴望。通過對環境和自身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對未來的希望。這首詩詞體現了文天祥抒發自己情感的才華,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在困境中堅持不懈、追求自由的精神風貌。
“不應留滯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 mǎo shí yuè yī rì zhì yàn yuè wǔ rì lí bì àn yǒu gǎn ér fù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huán dǔ chén rú wū, lèi rán yī gù wú.
環堵塵如屋,累然一故吾。
jiě yī hōng zhì shī, yún suǒ jiù cán xū.
解衣烘稚虱,勻鏁救殘須。
zuò chù xīn rú wàng, yín yú yǎn yǐ kū.
坐處心如忘,吟馀眼已枯。
bù yīng liú zhì jiǔ, hé rì guǒ qú chú.
不應留滯久,何日裹籧篨。
“不應留滯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