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故忠臣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宋故忠臣墓”全詩
議論探堅白,精神入汗青。
無書求出獄,有舌到臨刑。
宋故忠臣墓,真吾五字銘。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是宋代文天祥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儼然楚君子,一日造王庭。
議論探堅白,精神入汗青。
無書求出獄,有舌到臨刑。
宋故忠臣墓,真吾五字銘。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文天祥在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被關押在獄中,對于忠臣墓志銘的感慨與思考。他以楚君子的態度和氣度,進入到王者的庭院,進行著對當今世事的議論和探討。他的精神與志向融入到歷史長河之中。盡管他被囚禁,但他沒有書籍可讀,卻通過口舌之辯,爭取到了在臨刑前發表自己的遺言。在這個時刻,他對宋朝的忠臣墓志銘充滿敬意,他堅定地銘記著自己的忠誠。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文天祥堅定不移的忠誠和自豪。盡管他身處困境,但他仍然保持著楚君子的風范,不屈不撓地維護自己的信念。他通過議論和探討來表達自己對時事的看法,并將自己的精神融入到歷史的長河之中。盡管沒有書籍可讀,他仍然用口舌之辯來爭取自己的權利,展示了他的才智和膽識。在面臨臨刑之際,他對宋朝忠臣墓志銘的贊譽表達了對先輩們的敬意,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忠誠的堅守。這首詩詞充滿了豪情壯志和對忠誠的頌揚,展現了文天祥作為一位忠臣的崇高氣節。
“宋故忠臣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 mǎo shí yuè yī rì zhì yàn yuè wǔ rì lí bì àn yǒu gǎn ér fù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yǎn rán chǔ jūn zǐ, yī rì zào wáng tíng.
儼然楚君子,一日造王庭。
yì lùn tàn jiān bái, jīng shén rù hàn qīng.
議論探堅白,精神入汗青。
wú shū qiú chū yù, yǒu shé dào lín xíng.
無書求出獄,有舌到臨刑。
sòng gù zhōng chén mù, zhēn wú wǔ zì míng.
宋故忠臣墓,真吾五字銘。
“宋故忠臣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