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發范增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背發范增疽”全詩
身生豫讓癩,背發范增疽。
已愧功臣傳,猶堪烈士書。
衣冠事至此,命也欲何如。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我自憐人丑,人方笑我愚。
身生豫讓癩,背發范增疽。
已愧功臣傳,猶堪烈士書。
衣冠事至此,命也欲何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文天祥內心的痛苦和無奈。他自己覺得自己相貌丑陋,被人嘲笑為愚蠢之人。他說自己身上生了患有豫讓癩病的病痛,背上還生出了范增疽病。文天祥感到羞愧,認為自己不配承擔功臣的傳承,即使如此,他仍然值得被銘記在烈士的史書中。他感慨道,作為一個身披文人的衣冠的人,他的命運又將如何。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文天祥在自己經歷困境時的內心感受。作者以自嘲的語氣描繪了自己丑陋的外貌和被人嘲笑的遭遇,表現出自己的自卑感。同時,他以身體上的病痛象征著他內心的痛苦和矛盾。盡管他感到羞愧并懷疑自己是否配得上功臣的傳承,但他仍然堅持著自己的信念,表達了對烈士精神的崇敬和對自己命運的思考。
整首詩詞在表面上描述了作者自身的痛苦和困境,但其中蘊含了對壯志凌云、不屈不撓的精神的贊頌。盡管作者感到自己的命運堪憂,但他并沒有放棄,仍然堅守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宋代文人中很常見,也是文天祥作為一位杰出的抗金名將和文學家的品質之一。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并通過自我嘲諷和痛苦的形象,傳達了對堅韌不拔精神的謳歌。
“背發范增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 mǎo shí yuè yī rì zhì yàn yuè wǔ rì lí bì àn yǒu gǎn ér fù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wǒ zì lián rén chǒu, rén fāng xiào wǒ yú.
我自憐人丑,人方笑我愚。
shēn shēng yù ràng lài, bèi fā fàn zēng jū.
身生豫讓癩,背發范增疽。
yǐ kuì gōng chén chuán, yóu kān liè shì shū.
已愧功臣傳,猶堪烈士書。
yì guān shì zhì cǐ, mìng yě yù hé rú.
衣冠事至此,命也欲何如。
“背發范增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