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靜暖風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晝靜暖風微”全詩
畫梁雙燕子,不敢傍人飛。
分類:
作者簡介(于謙)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春曉》于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曉》是明代文學家于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晝間寧靜,暖風微飄,
簾垂客稀少。
畫梁間雙燕子,
不敢靠近人飛。
詩意:
《春曉》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清晨景象。詩人描述了白天的寧靜和溫暖的微風,表達了春季早晨的宜人氛圍。客人稀少,只有簾幕下垂,靜靜地等待。在畫梁上,有一對燕子,它們不敢靠近人群飛舞,似乎是在為人們提供一份寧靜和安詳。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樸實的語言描繪了春天早晨的寧靜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帶給讀者一種寧靜和溫暖的感受。詩人通過描述客人稀少,簾幕下垂的情景,營造了一種寧靜而幽靜的氛圍。畫梁上的雙燕子則象征了春天的到來,它們不敢靠近人飛舞,可能是出于對人類干擾的畏懼,也展示了自然界的獨立和自主。整首詩詞以簡約、清新的語言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寧靜,給人以寧靜、安詳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
這首詩詞通過簡明的文字和意象,以及對春天特點的描繪,傳遞了一種寧靜、和諧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宜人。同時,詩中的燕子形象也具有象征意義,代表著春天和自然的獨立與自由,與人類和諧共處。整體上,《春曉》這首詩詞展示了于謙細膩的描寫能力和對自然美的敏銳觀察,使讀者在閱讀中得到一份寧靜和心靈的滿足。
“晝靜暖風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xiǎo
春曉
zhòu jìng nuǎn fēng wēi, lián chuí kè dào xī.
晝靜暖風微,簾垂客到稀。
huà liáng shuāng yàn zi, bù gǎn bàng rén fēi.
畫梁雙燕子,不敢傍人飛。
“晝靜暖風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