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逐斜風密又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細逐斜風密又稀”全詩
好濕香塵粘柳絮,莫教零落送春歸。
分類:
作者簡介(于謙)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暮春小雨》于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春小雨》是明代于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給出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細雨飄灑不沾衣,
細密的斜風輕輕細雨追隨。
潮濕的芳香粘著柳絮,
不要讓它們零落送走了春天。
詩意:
這首詩以春天的小雨為主題,描繪了一個暮春時節的雨天景象。雨水細密而連綿,不沾濕衣衫,斜風吹拂著輕細的雨點。雨水的濕潤和芳香使柳絮黏附在一起,詩人表達了不愿看到春天的離去,希望雨水能夠延續春天的美好。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小雨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感受和對春天的熱愛之情。詩中的"霏霏"、“細逐"和"密又稀"等形容詞和動詞,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雨水的輕盈和縹緲之美,增強了整首詩的意境和韻味。詩人運用"香塵"一詞,將芳香和塵土結合,給人以意象的沖擊力,使詩中的景象更加生動。最后兩句"莫教零落送春歸"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珍惜之情,他希望春天的美好能夠延續下去,不要隨著雨水的停歇而消逝。整首詩細膩而含蓄,抒發了詩人對春天的深情厚意,給人以溫暖和愉悅的感受。
“細逐斜風密又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chūn xiǎo yǔ
暮春小雨
fēi fēi xiǎo yǔ bù zhān yī, xì zhú xié fēng mì yòu xī.
霏霏小雨不沾衣,細逐斜風密又稀。
hǎo shī xiāng chén zhān liǔ xù, mò jiào líng luò sòng chūn guī.
好濕香塵粘柳絮,莫教零落送春歸。
“細逐斜風密又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