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宿露花應自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宿露花應自得”全詩
清宿露花應自得,暖爭風絮欲相高。
情人歿后魂猶在,傲吏齊來夢亦榮。
閑掩遺編苦堪恨,不并香草入離騷。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蝶》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蝶》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蝶
細眉雙聳敵秋毫,
冉冉芳園日幾遭。
清宿露花應自得,
暖爭風絮欲相高。
情人歿后魂猶在,
傲吏齊來夢亦榮。
閑掩遺編苦堪恨,
不并香草入離騷。
中文譯文:
蝴蝶輕舞,纖細的眉毛高挑,仿佛能攀越秋天細微的蛛絲。
在芳園里,它幾乎每天都來游玩。
清晨的露水,滋潤了花朵,使它們自得其樂;
溫暖的春風,吹動著飛絮,彼此爭相飛揚。
即使情人已經逝去,他的靈魂仍然存在;
驕傲的官吏們也紛紛夢見他,這也是一種榮耀。
我閑暇時翻閱著他留下的編纂之作,心中充滿了悔恨之情,
因為這些作品并沒有像香草一樣被納入《離騷》之中。
詩意和賞析:
《蝶》這首詩詞以蝴蝶為象征,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情人和自己深情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蝴蝶在花園中飛舞的場景,以及清晨的露水滋潤花朵、春風吹動飛絮的景象,以此來表達詩人內心的孤寂和追憶之情。
詩人通過將蝴蝶與情人聯系起來,傳達了情人已逝,但他的魂魄仍存在于世的意境。詩中提到,即使情人已經離世,但他的靈魂仍然存在,并且驕傲的官吏們也紛紛夢見他,這可以被視為一種榮耀和追憶。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未能將情人的作品納入《離騷》之中的懊悔和遺憾。這些作品被詩人視為珍貴的遺編,但卻沒有被廣泛傳播和贊譽,詩人因此感到非常痛苦和遺憾。
整首詩詞以蝴蝶為線索,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以表達對逝去情人的思念和遺憾的主題。林逋以細膩的筆觸和深情的抒發,將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詩詞充滿了濃郁的情感和意境。
“清宿露花應自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蝶
xì méi shuāng sǒng dí qiū háo, rǎn rǎn fāng yuán rì jǐ zāo.
細眉雙聳敵秋毫,冉冉芳園日幾遭。
qīng sù lù huā yīng zì dé, nuǎn zhēng fēng xù yù xiāng gāo.
清宿露花應自得,暖爭風絮欲相高。
qíng rén mò hòu hún yóu zài, ào lì qí lái mèng yì róng.
情人歿后魂猶在,傲吏齊來夢亦榮。
xián yǎn yí biān kǔ kān hèn, bù bìng xiāng cǎo rù lí sāo.
閑掩遺編苦堪恨,不并香草入離騷。
“清宿露花應自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