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芳甘旨庶且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令芳甘旨庶且多”全詩
令芳甘旨庶且多。
三危之露九期禾。
圓案方丈粲星羅。
皇舉斯樂同山河。
分類: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梁三朝雅樂歌 需雅 二》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梁三朝雅樂歌 需雅 二》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首詩詞,作者是沈約。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味九變兼六和。
令芳甘旨庶且多。
三危之露九期禾。
圓案方丈粲星羅。
皇舉斯樂同山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梁朝時期的雅樂場景。詩中以飲食之味、音樂之和、農業之豐收和宴會之繁榮等多種元素來表達對朝廷的贊美和祝福,以及對國家繁榮富強的美好愿景。
賞析:
這首詩詞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梁朝時期的雅樂盛況,表達了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美好祝愿。
首句“五味九變兼六和”描述了美食的多樣性和變化,五味指的是酸、甜、苦、辣、咸,九變表示變化多端,六和指的是六種味道的和諧。這句話表達了宴會上各種美食的豐富多樣和味道的美好。
第二句“令芳甘旨庶且多”繼續強調了美食的豐盛和美味,表達了宴會上的香甜美味讓人們倍感滿足和愉悅。
第三句“三危之露九期禾”描繪了農業豐收的景象。三危之露指的是春、夏、秋三個時期的露水,九期禾表示豐收的好時機。這句話意味著農作物的長勢喜人,豐收的禾稼象征著國家的繁榮。
第四句“圓案方丈粲星羅”描繪了宴會上擺滿了美食的圓案,方丈表示宴會的座位,粲星羅形容了宴會上的繁榮和熱鬧。這句話表達了宴會的盛況和富麗堂皇的場面。
最后一句“皇舉斯樂同山河”表達了皇帝主持的這場雅樂與山河大地一起慶祝,象征著國家的安定和繁榮。整首詩通過對宴會、美食、豐收和繁榮的描繪,展示了梁朝時期的安定和富強,表達了對國家繁榮的美好祝愿。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梁朝時期雅樂盛況和國家繁榮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繁榮富強的美好愿景。
“令芳甘旨庶且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áng sān cháo yǎ yuè gē xū yǎ èr
梁三朝雅樂歌 需雅 二
wǔ wèi jiǔ biàn jiān liù hé.
五味九變兼六和。
lìng fāng gān zhǐ shù qiě duō.
令芳甘旨庶且多。
sān wēi zhī lù jiǔ qī hé.
三危之露九期禾。
yuán àn fāng zhàng càn xīng luó.
圓案方丈粲星羅。
huáng jǔ sī lè tóng shān hé.
皇舉斯樂同山河。
“令芳甘旨庶且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