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天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悠悠天鈞”全詩
如逢花開,如瞻歲新,真與不奪,強得易貧。
幽人空山,過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鈞。
分類: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二十四詩品》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十四詩品》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司空圖。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與道俱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開,如瞻歲新,
真與不奪,強得易貧。
幽人空山,過雨采蘋,
薄言情悟,悠悠天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司空圖對于詩歌創作的態度和追求。他認為,只要我們低頭俯視,就能看到詩歌的美,而不需要借鑒他人的作品。他與道(指詩歌的真諦)同行,努力創作以追求春天的氣息。當遇到花朵綻放的時候,或迎接新年的到來,他能真實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好,而不是爭奪它們,因為真實的美麗是無法奪取的。他強調通過追求詩歌而變得貧窮,但這種貧窮是容易承受的。最后,詩人描繪了一個幽居山林的人,他在雨中采摘蘋果。他的言辭雖然簡單,但卻能領悟到深刻的情感,超越了塵世的瑣碎,與天地之間的巨大力量相比較。
賞析:
《二十四詩品》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傳達了司空圖對于詩歌創作的獨特見解和追求。詩人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他對于真實美的追求,強調詩歌應該來自內心的感悟和直覺,而非模仿他人。他與道同行,追求春天的氣息,這里的春天可以理解為生命和美好的象征。詩人強調真實的美麗無法奪取,與其爭奪,不如真實地感受和欣賞。這一思想體現了詩人對于深刻和純粹之美的追求,以及對于物質財富的淡泊態度。最后,詩人以幽人空山、過雨采蘋的形象描繪了一個超脫塵世的人,他通過簡單的行動和言辭,能夠領悟到深刻的情感和天地之間的巨大力量。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展示了詩人對于詩歌的理解和追求,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悠悠天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shí sì shī pǐn
二十四詩品
fǔ shí jí shì, bù qǔ zhū lín, yǔ dào jù wǎng, zhe shǒu chéng chūn.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與道俱往,著手成春。
rú féng huā kāi, rú zhān suì xīn, zhēn yǔ bù duó, qiǎng dé yì pín.
如逢花開,如瞻歲新,真與不奪,強得易貧。
yōu rén kōng shān, guò yǔ cǎi píng, báo yán qíng wù, yōu yōu tiān jūn.
幽人空山,過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鈞。
“悠悠天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