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滿上林春未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滿上林春未歸”全詩
柳條別得東皇意,映堤拂水已依依。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柳枝詞十三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柳枝詞十三首》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煙滿上林春未歸,
春天的煙霧彌漫在上林,而春意尚未歸來,
The mist fills the Upper Forest, but spring has not yet returned,
三三兩兩雪花飛。
三三兩兩的雪花飄飛。
In twos and threes, snowflakes dance in the air.
柳條別得東皇意,
垂柳不舍得離開東皇的意思,
The willow branches unwilling to part with the Eastern Emperor's affection,
映堤拂水已依依。
映照在堤岸上,拂動水面,已經依依不舍。
Reflecting on the riverbank, brushing the water gently, lingering affectionately.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初至時的景象。煙霧彌漫的上林表明了春天的氣息已經籠罩了大地,但實際上,春意尚未完全到來。雪花飄飛的景象暗示著冬天的余寒仍在,春天的氣息還未完全驅散。在這個時候,柳樹的枝條依然垂掛在岸邊,不舍得離開東皇的懷抱,映照在堤岸上,輕輕地拂動著水面,似乎在表達它們依依不舍的情感。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自然景象,抒發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柳樹的倔強情感。它表達了一種渴望春天來臨的心情,同時也展示了柳樹作為春天的象征,在冬天的尾巴上仍然堅持著自己的存在和生命力。這種對春天的盼望和對生命的堅韌態度與人們的情感相呼應,使得這首詩詞充滿了濃郁的詩意和情感。
“煙滿上林春未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ǔ zhī cí shí sān shǒu
柳枝詞十三首
yān mǎn shàng lín chūn wèi guī,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xuě huā fēi.
煙滿上林春未歸,三三兩兩雪花飛。
liǔ tiáo bié dé dōng huáng yì, yìng dī fú shuǐ yǐ yī yī.
柳條別得東皇意,映堤拂水已依依。
“煙滿上林春未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