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兩垂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魏兩垂芳”全詩
獻賦清漳。
漢貳稱敏。
魏兩垂芳。
監撫有則。
匕鬯無方。
瞻言守器。
永愧元良。
分類:
作者簡介(謝朓)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于發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調,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勑為皇太子作詩 九》謝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謝朓(約公元464年-約公元550年)是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詩風而聞名。他的作品主題廣泛,包括山水田園、愛情和政治等。他的詩歌常常展現出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
"登賢博望"是一個常見的詩題,意為登上高山遠望。這個題材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很常見,表達了作者對遠方的向往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獻賦清漳"表達了作者向一位名叫清漳的人獻上自己的作品。清漳可能是作者的朋友、官員或者贊賞者,但具體信息不詳。
以下是一首關于"登賢博望"主題的謝朓詩詞的賞析,供您參考:
《登岳陽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詞是謝朓的代表作之一,表達了對壯麗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追求進取的思考。詩詞通過描繪白日西斜、黃河奔流的壯麗景象,意味著人生的短暫和恢宏自然的長久。作者表達了對人生的追求,希望不斷向前,超越自我,進取不止,達到更高的境界。
“魏兩垂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yàn huá guāng diàn qǔ shuǐ fèng chì wèi huáng tài zǐ zuò shī jiǔ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勑為皇太子作詩 九
dēng xián bó wàng.
登賢博望。
xiàn fù qīng zhāng.
獻賦清漳。
hàn èr chēng mǐn.
漢貳稱敏。
wèi liǎng chuí fāng.
魏兩垂芳。
jiān fǔ yǒu zé.
監撫有則。
bǐ chàng wú fāng.
匕鬯無方。
zhān yán shǒu qì.
瞻言守器。
yǒng kuì yuán liáng.
永愧元良。
“魏兩垂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