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短未空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竹短未空心”全詩
徙倚就花林。
下橋先勸酒。
跂石始調琴。
蒲低猶抱節。
竹短未空心。
絕愛猿聲近。
唯憐花徑深。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詠畫屏風詩 九》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畫屏風詩 九》是南北朝時期庾信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徘徊出桂苑。
漫步離開桂苑。
徙倚就花林。
遷移到花林之間,倚靠在那里。
下橋先勸酒。
走下橋時先勸人共飲酒。
跂石始調琴。
登上石頭開始彈奏琴。
蒲低猶抱節。
蒲草低垂還抱著節。
竹短未空心。
竹子短小,但尚未空虛。
絕愛猿聲近。
對喜愛猿猴的聲音感到親近。
唯憐花徑深。
唯有憐愛那條深深的花徑。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畫屏風的景象,通過詩人的眼睛,展現了一幅富有禪意的自然景觀。詩中以桂苑、花林、橋、石、蒲、竹、猿聲和花徑等元素,勾勒出了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卷。
詩詞以徘徊、漫步的形式開始,詩人離開桂苑,來到花林之間,倚靠在那里。他走下橋時,先勸人共飲酒,展現了豪爽的性格。接著,詩人登上石頭開始彈奏琴,表現了他對音樂的熱愛和藝術追求。
詩中的蒲草和竹子象征著自然的純潔和堅韌,它們低垂、短小卻不空虛,展現了生命的頑強和堅持。詩人對猿聲的喜愛表明他對自然的親近和喜愛,而深深的花徑則顯露出他對幽靜、深遠之地的憐愛。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熱愛和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純真、深邃之美的贊嘆。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詩人展示了對自然和藝術的獨特理解和感悟,給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間。
“竹短未空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huà píng fēng shī jiǔ
詠畫屏風詩 九
pái huái chū guì yuàn.
徘徊出桂苑。
xǐ yǐ jiù huā lín.
徙倚就花林。
xià qiáo xiān quàn jiǔ.
下橋先勸酒。
qí shí shǐ tiáo qín.
跂石始調琴。
pú dī yóu bào jié.
蒲低猶抱節。
zhú duǎn wèi kōng xīn.
竹短未空心。
jué ài yuán shēng jìn.
絕愛猿聲近。
wéi lián huā jìng shēn.
唯憐花徑深。
“竹短未空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