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顯對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顯對揚”全詩
八陛有憑。
就陽之位。
如日之升。
思虔肅肅。
致敬繩繩。
祝史陳信。
玄象斯格。
惟類之典。
惟靈之澤。
幽顯對揚。
人神咫尺。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周祀圜丘歌 皇夏》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周祀圜丘歌 皇夏》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周朝在圜丘祭祀時的莊嚴場景和祭祀儀式的意義。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七里是仰。
八陛有憑。
就陽之位。
如日之升。
思虔肅肅。
致敬繩繩。
祝史陳信。
玄象斯格。
惟類之典。
惟靈之澤。
幽顯對揚。
人神咫尺。
詩意:
這首詩以周朝的圜丘祭祀為背景,描述了祭祀儀式的場景和祭祀的意義。詩中通過描繪儀式的莊嚴肅穆,表達了對神靈的虔誠和敬畏之情。詩人以敘述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了祭祀現場,讓人感受到祭祀儀式的莊嚴與神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周朝圜丘祭祀的場景和氛圍。詩中的描寫充滿了莊嚴感和肅穆感,通過一系列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讀者感受到祭祀儀式的莊嚴和神圣。以下是一些關鍵詞的解析:
- "七里是仰":七里指距離圜丘七里的地方,是指人們遠遠仰望著神圣的圜丘。
- "八陛有憑":八陛指圜丘周圍的八個階梯,有人在階梯上侍立。
- "就陽之位":指在太陽升起的位置,即圜丘的正前方。
- "思虔肅肅":形容人們心存敬畏和虔誠的樣子。
- "致敬繩繩":形容人們行禮鞠躬的動作。
- "祝史陳信":祝史指負責祭祀的官員,陳信指陳述祭祀詞文。
- "玄象斯格":形容圜丘祭祀的神秘和莊重。
- "惟類之典":指祭祀儀式的規矩和典禮。
- "惟靈之澤":指祭祀儀式所帶來的神靈的恩澤。
- "幽顯對揚":幽指隱秘神秘,顯指明顯顯著,對揚表示雙方相互對應。
- "人神咫尺":形容人與神之間的距離非常近。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具體描寫和抽象意象相結合的方式,展現了周朝祭祀儀式的莊嚴肅穆和人與神的關系。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感受到祭祀儀式的莊嚴氛圍,同時也能夠思考人與神之間的關系以及祭祀的意義。這首詩以其獨特的表現手法和深刻的詩意,展示了庾信在詩詞創作方面的才華和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幽顯對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sì yuán qiū gē huáng xià
周祀圜丘歌 皇夏
qī lǐ shì yǎng.
七里是仰。
bā bì yǒu píng.
八陛有憑。
jiù yáng zhī wèi.
就陽之位。
rú rì zhī shēng.
如日之升。
sī qián sù sù.
思虔肅肅。
zhì jìng shéng shéng.
致敬繩繩。
zhù shǐ chén xìn.
祝史陳信。
xuán xiàng sī gé.
玄象斯格。
wéi lèi zhī diǎn.
惟類之典。
wéi líng zhī zé.
惟靈之澤。
yōu xiǎn duì yáng.
幽顯對揚。
rén shén zhǐ chǐ.
人神咫尺。
“幽顯對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