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東海成桑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拍手東海成桑田”全詩
君不見長松百尺多勁節,狂風暴雨終摧折。
古今何世無圣賢,吾愛伯陽真乃天。
金堂玉闕朝群仙,拍手東海成桑田。
海中之水慎勿枯,烏鳶啄蚌傷明珠。
行路難,艱險莫踟躕。
分類: 行路難
作者簡介(孟云卿)

孟云卿,字升之,平昌(商河縣西北)人。約生于725年(唐開元十三年)。天寶年間赴長安應試未第,30歲后始舉進士。肅宗時為校書郎。存詩17首。其詩以樸實無華語言反映社會現實,為杜甫、元結所推重。孟云卿與杜甫友誼篤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華州司公參軍,行前夜飲話別,并以詩相贈,即《酬孟云卿》。同年冬,他們在洛陽相遇,同到劉顥家中暢飲。杜甫又寫了《冬末以事之東郊,城湖東遇孟云卿,復歸劉顥宅宿,飲宴散因為醉歌》一詩,記敘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達了詩友間的誠摯感情。
《行路難》孟云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行路難
君不見高山萬仞連蒼旻,
天長地久成埃塵。
君不見長松百尺多勁節,
狂風暴雨終摧折。
古今何世無圣賢,
吾愛伯陽真乃天。
金堂玉闕朝群仙,
拍手東海成桑田。
海中之水慎勿枯,
烏鳶啄蚌傷明珠。
行路難,艱險莫踟躕。
中文譯文:
你們難道沒有見到高山聳立,連綿不斷,直插云霄,
天地長久流轉,最終都會成為塵埃。
你們難道沒有見到百尺高的長松,它都長滿了堅韌的節,
但是在狂風暴雨中,最終也會被摧折。
古往今來,何曾有過沒有圣賢的時代,
我特別崇拜伯陽,他真是天上的神仙。
金堂玉闕上朝的群仙,
一拍手,東海就變成了桑田。
海水中的水要小心,不能枯竭,
烏鴉啄破蚌殼,傷害到了明珠。
行路是困難的,苦難重重,不要猶豫不決,躊躇不前。
詩意:
該詩以景物描寫和比喻的手法,抒發了行路的艱難和人生的坎坷之情。通過描繪高山和長松的堅韌不拔,作者表達了面對困難時應該堅持不懈的信念。對于歷史上的賢人伯陽,作者予以特別的贊揚和崇拜,將其比作天上的神仙。最后,通過比喻海中的水和烏鴉啄破蚌殼,表達了珍惜和保護寶貴的事物的意義。整首詩旨在告誡讀者在人生道路上要堅持、勇往直前,不要因為困難而動搖。
賞析:
《行路難》以簡練的語言、富有意境的描寫和比喻,抒發了人生中的艱難和坎坷。通過描寫高山、長松和海水的形勢變化,作者表達了堅韌和珍惜的主題。詩句簡潔明了,對景物的描繪生動具體,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對伯陽的稱贊,顯示出作者對道德高尚的崇拜。整首詩詞給人以勉勵和警示,讓人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堅定的信念,不輕易放棄。詩歌內涵豐富,意境深遠,值得品味。
“拍手東海成桑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lù nán
行路難
jūn bú jiàn gāo shān wàn rèn lián cāng mín, tiān cháng dì jiǔ chéng āi chén.
君不見高山萬仞連蒼旻,天長地久成埃塵。
jūn bú jiàn cháng sōng bǎi chǐ duō jìn jié, kuáng fēng bào yǔ zhōng cuī shé.
君不見長松百尺多勁節,狂風暴雨終摧折。
gǔ jīn hé shì wú shèng xián, wú ài bó yáng zhēn nǎi tiān.
古今何世無圣賢,吾愛伯陽真乃天。
jīn táng yù quē cháo qún xiān,
金堂玉闕朝群仙,
pāi shǒu dōng hǎi chéng sāng tián.
拍手東海成桑田。
hǎi zhōng zhī shuǐ shèn wù kū, wū yuān zhuó bàng shāng míng zhū.
海中之水慎勿枯,烏鳶啄蚌傷明珠。
xíng lù nán, jiān xiǎn mò chí chú.
行路難,艱險莫踟躕。
“拍手東海成桑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