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今夜依何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知今夜依何處”全詩
幾層峽浪寒舂月,盡日江天雨打篷。
漂泊漸搖青草外,鄉關誰念雪園東。
未知今夜依何處,一點漁燈出葦叢。
作者簡介(張抃)
張抃(?-757)孝昌(今孝感)人。唐朝將領。為張巡屬下裨將。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叛變,張抃從真源令張巡守雍丘。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安祿山部將尹子奇攻雎陽,張抃又隨張巡協守該城。旋奉命突圍至彭城,向許叔冀求援,許叔冀不應。轉回雎陽途中,路遇突圍而出的南霽云等30人,同至臨淮,向賀蘭進明告急。賀蘭進明亦不欲發兵,但想留下南、張等人,特以酒樂招待。南、張抽刀各斷一指,不食而去,復沖破重圍返回雎陽。及城陷,張抃與張巡、南霽云等均不屈而死。
《題衡陽泗州寺》張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衡陽泗州寺
一水悠悠百粵通,
片帆無奈信秋風。
幾層峽浪寒舂月,
盡日江天雨打篷。
漂泊漸搖青草外,
鄉關誰念雪園東。
未知今夜依何處,
一點漁燈出葦叢。
中文譯文:
一條水流悠悠地通向百越,
一只帆船無奈地遇到秋風。
幾層浪在峽谷里冷冷地沖擊著月亮,
整天江面上下著雨,打在篷上。
漂泊的人漸漸靠岸,離開綠草之外,
鄉關之外,有誰還記得雪園東?
不知道今夜會在何處停泊,
只有一點漁燈從蘆葦叢中亮起。
詩意和賞析:
此詩描繪了一個漂泊者的心情,通過衡陽泗州寺的題記,以及水、帆、浪、月、雨、篷、青草、鄉關、雪園、漁燈等意象,表達了流離失所的孤獨和迷茫。作者用平淡的語句,卻能抓住人們內心對歸宿的渴望和思念故鄉的情感。詩中以水為線索,輕輕托起一點漁燈,寄托了漂泊者照亮前行的希望。整首詩以意象豐富、語言簡練見長,給人以深入人心之感。
“未知今夜依何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éng yáng sì zhōu sì
題衡陽泗州寺
yī shuǐ yōu yōu bǎi yuè tōng, piàn fān wú nài xìn qiū fēng.
一水悠悠百粵通,片帆無奈信秋風。
jǐ céng xiá làng hán chōng yuè,
幾層峽浪寒舂月,
jǐn rì jiāng tiān yù dǎ péng.
盡日江天雨打篷。
piāo bó jiàn yáo qīng cǎo wài, xiāng guān shuí niàn xuě yuán dōng.
漂泊漸搖青草外,鄉關誰念雪園東。
wèi zhī jīn yè yī hé chǔ, yì diǎn yú dēng chū wěi cóng.
未知今夜依何處,一點漁燈出葦叢。
“未知今夜依何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