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認得歸田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今認得歸田樂”全詩
由來好處輸閑地,堪嘆人生有底忙。
心既遠,味偏長,須知粗布勝無裳。
從今認得歸田樂,何必桃源是故鄉。
分類: 不見
作者簡介(李之儀)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慶云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后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涂。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鷓鴣天》李之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收盡微風不見江》是宋代李之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微風停息江水不見,
天空湛藍水面清澈。
這種美景本來是適合閑暇地享受的,
可惜現實生活總是忙忙碌碌。
心思遙遠,滋味卻持久,
要明白粗布衣服勝過無衣之人。
從今以后要懂得田園的快樂,
何必追求桃源般的故鄉。
詩意和賞析:
《鷓鴣天·收盡微風不見江》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景象,微風停止了,江水平靜如鏡,天空湛藍,水面清澈見底。這樣的景色本來是讓人心情舒暢的,適合閑暇地享受。然而,現實生活總是充滿忙碌和繁忙,讓人無法真正停下來欣賞這樣的美景。
詩人表達了對現實忙碌生活的感慨,認為人們常常被瑣碎的事務所困擾,無法真正體驗生活的美好。他認為自己的心思已經遠離塵囂,追求更深遠的境界,而世間的滋味卻是長久的,需要慢慢品味。他提出了一個對比:粗布勝過無裳,意味著雖然衣物簡陋,但有衣物總比沒有好。這可以被理解為擁有基本生活需求的人比沒有的人更幸福。
最后,詩人呼吁人們認識到田園生活的快樂,不必一味追求桃源般的理想故鄉。他認為真正的快樂存在于平凡的生活之中,只要我們學會欣賞和珍惜。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現實生活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忙碌生活的思考和對簡單幸福的向往。它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放慢腳步,去品味生活中的細節,體驗田園的寧靜與快樂。
“從今認得歸田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shōu jǐn wēi fēng bú jiàn jiāng,
收盡微風不見江,
fēn míng tiān shuǐ gòng chéng guāng.
分明天水共澄光。
yóu lái hǎo chù shū xián dì,
由來好處輸閑地,
kān tàn rén shēng yǒu dǐ máng.
堪嘆人生有底忙。
xīn jì yuǎn,
心既遠,
wèi piān cháng,
味偏長,
xū zhī cū bù shèng wú shang.
須知粗布勝無裳。
cóng jīn rèn de guī tián lè,
從今認得歸田樂,
hé bì táo yuán shì gù xiāng.
何必桃源是故鄉。
“從今認得歸田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