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虎振軍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貔虎振軍威”全詩
龍蛇開陣法,貔虎振軍威。
詐虜腦涂地,征夫血染衣。
今朝書奏入,明日凱歌歸。
分類:
作者簡介(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稱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后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侫臣,導致了后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762年病逝。
《旋師喜捷》李隆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邊口傳來胡人的塵土揚起,長安的漢族將士即將出征。龍蛇紋路成陣法,貔虎猛烈地振動軍威。假裝虜敵的頭顱滾在地上,勇士們的衣衫沾滿了戰斗的鮮血。今天朝廷上奏捷報,明天凱歌獻捷而歸。”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唐代時期邊疆戰事的場景和戰士們的英勇壯舉。胡人的入侵,使得長安的漢族將士以龍蛇陣的形態迎戰,振奮的軍令,使得他們展示了強大的軍威。雖然戰斗中有許多勇敢的戰士喪命,但他們以寶貴的生命捍衛了國家的邊境和安寧。最后,詩人表達了他們凱旋歸來的喜悅和得勝的慶賀。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有力的筆觸描繪了唐代邊疆戰事的緊張和英勇,用詩人獨特的視角傳達了戰士們的壯烈。詩人通過描繪胡人的入侵和漢族將士的應對,展現了漢族將士的軍事實力和戰斗技巧。他們以勇猛的姿態和陣法擊退了敵人,為國家邊防的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詩人以簡明的文字表達了自己對將士們的敬佩和對國家安危的憂慮,也展現了對勝利和歸來的喜悅之情。整首詩氣勢磅礴,思想深刻,具有強烈的戰斗氣息和驕人的格調,彰顯了唐代時期國家強盛和軍事榮耀的風貌。
“貔虎振軍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án shī xǐ jié
旋師喜捷
biān fú hú chén qǐ, cháng ān hàn jiāng fēi.
邊服胡塵起,長安漢將飛。
lóng shé kāi zhèn fǎ, pí hǔ zhèn jūn wēi.
龍蛇開陣法,貔虎振軍威。
zhà lǔ nǎo tú dì, zhēng fū xuè rǎn yī.
詐虜腦涂地,征夫血染衣。
jīn zhāo shū zòu rù, míng rì kǎi gē guī.
今朝書奏入,明日凱歌歸。
“貔虎振軍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