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花邊月笑平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花邊月笑平生”全詩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分類:
作者簡介(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萬歷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登州人,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馬上作》戚繼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馬上作》是明代戚繼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北驅馳報主情,
江花邊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橫戈馬上行。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戚繼光作為一名軍人的心情和經歷。他馬上奔馳南北,傳遞主公的命令和情感。他在江花邊上看著明亮的月光,微笑著回顧自己的一生。在一年365天中,大部分時間他都是騎著戰馬,手持戈矛奔馳在戰場上。
賞析:
《馬上作》是一首表現軍人身世和情感的詩詞。作者戚繼光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己作為一名戰士的生活。詩中的南北驅馳象征著他在戰場上奔波勞累,忠誠地傳遞主公的命令和情感。江花邊的明亮月光給予了作者一種寧靜和欣慰的感覺,他微笑著回顧自己一生的奮斗和奉獻。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作為一名軍人,多數時間都是騎馬持戈奔走在戰場上的艱辛與辛苦。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文字和生動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軍旅生涯的熱愛和忠誠,以及對戰爭的真實描寫。它既是對軍人勇敢奮斗的贊美,也是對軍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同時,詩中的江花邊月和笑平生等意象,給予了詩詞一種柔和的氛圍,增添了詩意的層次感。
《馬上作》以簡練而生動的語言,將軍人的情感與戰場的榮耀相結合,展現了作者對軍旅生涯的堅守和熱愛。這首詩詞既有著歷史背景下的特殊意義,也能喚起人們對于忠誠、勇敢和奉獻精神的共鳴。
“江花邊月笑平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 shàng zuò
馬上作
nán běi qū chí bào zhǔ qíng, jiāng huā biān yuè xiào píng shēng.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
yī nián sān bǎi liù shí rì, duō shì héng gē mǎ shàng xíng.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江花邊月笑平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