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涂聳千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別涂聳千仞”全詩
離川懸百丈。
攢荊夏不通。
積雪冬難上。
枝交隴底暗。
石礙波前響。
回首咸陽中。
唯言夢時往。
分類:
作者簡介(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陳間的詩人,文學家。早年即以詩文聞名。八歲能文,十二歲通《莊子》、《老子》。長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蕭衍時期,任東宮學士,常出入禁闥,為當時宮體詩人,與庾信齊名,并稱“徐庾”,與宋朝郭茂倩并稱“樂府雙壁。”入陳后歷任尚書左仆射,中書監等職,繼續宮體詩創作,詩文皆以輕靡綺艷見稱。至德元年去世,時年七十七,贈鎮右將軍、特進,其侍中、左光祿、鼓吹、侯如故,謚曰章。 有四子:徐儉,徐份,徐儀,徐僔。
《隴頭水》徐陵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隴頭水》
作者:徐陵
朝代:南北朝
別涂聳千仞,
離川懸百丈。
攢荊夏不通,
積雪冬難上。
枝交隴底暗,
石礙波前響。
回首咸陽中,
唯言夢時往。
中文譯文:
與涂聳告別千仞高,
離開隴川,懸崖百丈崢嶸。
茂密的荊棘阻斷了通路,
冬日的積雪使攀爬艱難。
枝條交錯,隴底顯得幽暗,
石頭阻擋了波浪的前行和響動。
回首望去,只見咸陽城中,
只能在夢中時光中追尋。
詩意和賞析:
《隴頭水》是南北朝時期徐陵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個離別的場景,表達了詩人面對困難和別離時的思考和感慨。
詩人以涂聳為背景,形容離別的高山。涂聳是隴川的一座高山,千仞高聳,壯麗雄偉。然而,詩人卻要告別這座高山,離開隴川。詩中的離別不僅是指離開一個具體的地方,更象征著詩人面對人生的離別和困難。
詩中提到攢荊夏不通,積雪冬難上,表達了環境的艱險和困擾。茂密的荊棘和積雪成為詩人前行的障礙,使他很難渡過。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在現實生活中遭遇了困境和挫折,無法輕易解決。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隴底的景象,枝交隴底暗,石礙波前響。枝條交錯使得隴底變得幽暗,石頭阻擋了波浪的前行和響動。這些描繪增加了詩中的阻礙和困境的氛圍,進一步強調了詩人面對困難時的無奈和無力感。
最后兩句“回首咸陽中,唯言夢時往”,表達了詩人的彷徨和追憶。咸陽是古代中國的一個重要城市,詩人回首望去,只能在夢中時光中追尋曾經的往事。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在回憶過去的時候,只能在夢幻中尋找曾經的美好,無法回到曾經的時光。
整首詩以離別和困境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環境的艱險,表達了詩人在面對離別和困難時的無奈與思考。詩中的隴頭水成為詩人內心世界的映射,詩人以自然景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展示了南北朝時期文人的豪情和境遇。
“別涂聳千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ǒng tóu shuǐ
隴頭水
bié tú sǒng qiān rèn.
別涂聳千仞。
lí chuān xuán bǎi zhàng.
離川懸百丈。
zǎn jīng xià bù tōng.
攢荊夏不通。
jī xuě dōng nán shàng.
積雪冬難上。
zhī jiāo lǒng dǐ àn.
枝交隴底暗。
shí ài bō qián xiǎng.
石礙波前響。
huí shǒu xián yáng zhōng.
回首咸陽中。
wéi yán mèng shí wǎng.
唯言夢時往。
“別涂聳千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