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接銅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陌接銅駝”全詩
紅塵百戲多。
東門向金馬。
南陌接銅駝。
華軒翼葆吹。
飛蓋響鳴珂。
潘郎車欲滿。
無奈擲花何。
分類:
作者簡介(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陳間的詩人,文學家。早年即以詩文聞名。八歲能文,十二歲通《莊子》、《老子》。長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蕭衍時期,任東宮學士,常出入禁闥,為當時宮體詩人,與庾信齊名,并稱“徐庾”,與宋朝郭茂倩并稱“樂府雙壁。”入陳后歷任尚書左仆射,中書監等職,繼續宮體詩創作,詩文皆以輕靡綺艷見稱。至德元年去世,時年七十七,贈鎮右將軍、特進,其侍中、左光祿、鼓吹、侯如故,謚曰章。 有四子:徐儉,徐份,徐儀,徐僔。
《洛陽道 一》徐陵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洛陽道 一》是一首南北朝時期的詩詞,作者是徐陵。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柳三春暗。
紅塵百戲多。
東門向金馬。
南陌接銅駝。
這里描繪了洛陽道的景色。綠柳在三個春天里茂盛而隱蔽。紅塵指的是塵世的繁華和喧囂,百戲則代表了各種娛樂活動和人們的消遣。
東門朝向金色的馬車,南陌上有銅駝相連。這里描述了洛陽道上車馬的繁忙景象。東門是洛陽城的一座城門,金馬則象征著富貴和權勢。南陌是洛陽城的一條大街,銅駝是古代用來裝載貨物的大型車輛。這兩句表達了洛陽道上車馬的絡繹不絕,繁忙喧囂的景象。
華軒翼葆吹。
飛蓋響鳴珂。
潘郎車欲滿。
無奈擲花何。
這里描寫了洛陽道上華軒車的盛況。華軒是一種豪華的車輛,翼葆是車上的裝飾物,吹指的是車輪旁的風鈴。飛蓋則是指車上的車帷。潘郎車指的是潘安的車輛,潘安是南朝時期的畫家,他的車上裝滿了花朵。最后一句表達了洛陽道上車馬繁盛的景象,但無奈之下,只能將花朵拋棄。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洛陽道上車馬紛繁、喧囂繁忙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繁華的感慨和無奈。綠柳隱蔽,紅塵百戲,展現了人們在喧囂中追逐歡樂的場景。然而,盡管車馬盛況空前,華軒車和潘郎車的繁盛裝飾,以及擲花的情節,都暗示著這種繁華背后的虛無和無常。作者通過這些描寫,抒發了對塵世浮華的深思和感嘆。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洛陽道的繁華景象,通過對車馬和花朵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塵世繁華的無奈和思考。這種寫景與寫人的結合,表達了對人生的思索和對虛幻繁華的警醒。
“南陌接銅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yáng dào yī
洛陽道 一
lǜ liǔ sān chūn àn.
綠柳三春暗。
hóng chén bǎi xì duō.
紅塵百戲多。
dōng mén xiàng jīn mǎ.
東門向金馬。
nán mò jiē tóng tuó.
南陌接銅駝。
huá xuān yì bǎo chuī.
華軒翼葆吹。
fēi gài xiǎng míng kē.
飛蓋響鳴珂。
pān láng chē yù mǎn.
潘郎車欲滿。
wú nài zhì huā hé.
無奈擲花何。
“南陌接銅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