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俠遍京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任俠遍京華”全詩
任俠遍京華。
戚里驚鳴筑。
平陽吹怨笳。
俗儒排左氏。
新室忌漢家。
高才被擯壓。
自古共憐嗟。
分類:
作者簡介(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陳間的詩人,文學家。早年即以詩文聞名。八歲能文,十二歲通《莊子》、《老子》。長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蕭衍時期,任東宮學士,常出入禁闥,為當時宮體詩人,與庾信齊名,并稱“徐庾”,與宋朝郭茂倩并稱“樂府雙壁。”入陳后歷任尚書左仆射,中書監等職,繼續宮體詩創作,詩文皆以輕靡綺艷見稱。至德元年去世,時年七十七,贈鎮右將軍、特進,其侍中、左光祿、鼓吹、侯如故,謚曰章。 有四子:徐儉,徐份,徐儀,徐僔。
《劉生》徐陵 翻譯、賞析和詩意
《劉生》是一首南北朝時期徐陵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劉生殊倜儻。
劉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任俠遍京華。
他慷慨仗義,行俠仗義的事情遍及京城。
戚里驚鳴筑。
他在戚家的宅邸里吹奏著悲愴的琴聲。
平陽吹怨笳。
他在平陽吹奏著悲怨的笳簫。
俗儒排左氏。
庸俗的儒生排斥他,而左氏則欣賞他。
新室忌漢家。
新近的朝廷忌憚他與漢室(指劉宋王朝)的關系。
高才被擯壓。
他的才華被壓制。
自古共憐嗟。
自古以來,人們都對他的遭遇感到同情和嘆息。
這首詩詞通過刻畫劉生的形象來表達作者對他的贊賞和同情。劉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他行俠仗義,慷慨無私。然而,他的高才華卻受到排斥和壓制。詩中提到了他在戚家和平陽吹奏琴聲和笳簫,這些音樂表達了他內心的悲愴和憂愁。俗儒排斥他,而左氏卻欣賞他,這反映了社會對他的態度的不同。新近的朝廷則忌憚他與漢室的關系,暗示了他與權勢對立的境況。整首詩詞流露出對劉生的同情和憐憫,同時也對社會的偏見和壓制表示不滿。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受壓抑而不被理解的人物形象,通過對劉生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人才被壓制和社會偏見的反思。同時,詩中運用了音樂的意象,增加了詩意的層次和情感的表達。整體上,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內涵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南北朝時期文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任俠遍京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shēng
劉生
liú shēng shū tì tǎng.
劉生殊倜儻。
rèn xiá biàn jīng huá.
任俠遍京華。
qī lǐ jīng míng zhù.
戚里驚鳴筑。
píng yáng chuī yuàn jiā.
平陽吹怨笳。
sú rú pái zuǒ shì.
俗儒排左氏。
xīn shì jì hàn jiā.
新室忌漢家。
gāo cái bèi bìn yā.
高才被擯壓。
zì gǔ gòng lián jiē.
自古共憐嗟。
“任俠遍京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