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宵雄鬼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雨中宵雄鬼泣”全詩
豈料楚氛終退舍,居然胡運尚乘時。
黃龍杯酒盟猶在,白馬清流悔已遲。
風雨中宵雄鬼泣,挑鐙掩卷一沉思。
分類:
作者簡介(柳亞子)

柳亞子(1887—1958),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北厙鎮人,出生于大勝村的港上港南中段。創辦并主持南社。曾任孫中山總統府秘書,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上海通志館館長。“四·一二”政變后,被通緝,逃往日本。1928年回國,進行反蔣活動。抗日戰爭時期,與宋慶齡、何香凝等從事抗日民主活動,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兼監察委員會主席、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央常務理事,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行委員。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后,柳亞子曾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吊劉烈士炳生》柳亞子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吊劉烈士炳生》
東南義旅縱橫日,
三戶亡秦古有之。
豈料楚氛終退舍,
居然胡運尚乘時。
黃龍杯酒盟猶在,
白馬清流悔已遲。
風雨中宵雄鬼泣,
挑鐙掩卷一沉思。
中文譯文:
東南的義旅在這里奔走,日夜不停;
三戶人家為了國家的安寧而獻身,這是古代就有的傳統。
沒想到楚國的氛圍最終消退,
竟然胡人的運勢卻在興盛時期。
黃龍杯的盟誓仍然存在,
白馬流水悔恨已經來不及。
在風雨中的深夜,英勇的鬼魂在哭泣,
挑燈夜讀,閉卷沉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柳亞子寫給劉炳生烈士的悼詞。劉炳生是一位為國家獻身的英雄,他在東南地區為國家的正義事業奮斗,最終犧牲。詩人以豪邁的筆觸,抒發了對劉烈士的悼念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
詩中提到東南義旅,指的是在東南地區為國家自由而戰的人們。三戶亡秦古有之,指的是古代的故事,表達了奉獻精神的傳統。
詩人感嘆楚國氛圍的消退,指的是楚國的力量減弱,而胡人的運勢卻在興盛時期。這里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時局的思考。
黃龍杯酒盟指的是劉炳生與戰友們的盟誓,表達了對英勇烈士的敬仰和對革命事業的堅守。
白馬清流悔已遲,表達了詩人對劉炳生的悔恨和遺憾,意味著劉烈士已經追悔莫及。
最后兩句描述了風雨中的深夜,英勇的鬼魂在哭泣,詩人挑燈夜讀,閉卷沉思,表達了對劉炳生的思念和對國家前途的憂慮。
整首詩以悲憤之情,憑吊烈士,抒發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對英勇烈士的崇敬之情。同時,也引發人們對國家前途和責任的思考。
“風雨中宵雄鬼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ào liú liè shì bǐng shēng
吊劉烈士炳生
dōng nán yì lǚ zòng héng rì, sān hù wáng qín gǔ yǒu zhī.
東南義旅縱橫日,三戶亡秦古有之。
qǐ liào chǔ fēn zhōng tuì shě, jū rán hú yùn shàng chéng shí.
豈料楚氛終退舍,居然胡運尚乘時。
huáng lóng bēi jiǔ méng yóu zài, bái mǎ qīng liú huǐ yǐ chí.
黃龍杯酒盟猶在,白馬清流悔已遲。
fēng yǔ zhōng xiāo xióng guǐ qì, tiāo dèng yǎn juàn yī chén sī.
風雨中宵雄鬼泣,挑鐙掩卷一沉思。
“風雨中宵雄鬼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