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車馳馬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外車馳馬驟”全詩
繡閣猶醺春酒。
頓覺翠衾寒,人在枕邊如舊。
知否。
知否。
何事黃花俱瘦。
分類: 如夢令
作者簡介(張玉娘)

張玉娘,字若瓊,自號一貞居士,松陽人。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僅活到27歲。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進士,祖父做過登士郎。父親曾任過提舉官。她自幼飽學,敏慧絕倫,詩詞尤得風人體。后人將她與李清照、朱淑貞、吳淑姬并稱宋代四大女詞人。
《如夢令 戲和李易安》張玉娘 翻譯、賞析和詩意
《如夢令 戲和李易安》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玉娘。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門外車馳馬驟。
繡閣猶醺春酒。
頓覺翠衾寒,
人在枕邊如舊。
知否。知否。
何事黃花俱瘦。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春日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懷念與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門外車馳馬驟、繡閣中醺醺的春酒,展現了繁忙喧囂的畫面,但在這樣的熱鬧中,作者卻突然感到了翠衾的寒冷,這使得她在枕邊感到了孤寂。最后,作者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了自己對黃花凋零的迷惘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對比鮮明的場景描寫,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變化。一開始,詩中描繪了車馳馬驟的繁忙景象和繡閣中的酒宴,給人一種熱鬧喧囂的感覺。然而,當作者頓覺翠衾寒冷時,情感突然轉變,詩歌氛圍也隨之變得孤寂起來。這種轉變使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思念之情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
詩中的問句"知否。知否。何事黃花俱瘦。"是整首詩的高潮部分,通過反復的問句,展示了作者內心的迷惘和思考。黃花凋零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作者對這種變化感到困惑和疑惑。整首詩通過對情景和情感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時間流逝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春日景色,通過對景物與情感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起伏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共鳴。
“門外車馳馬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ú mèng lìng xì hé lǐ yì ān
如夢令 戲和李易安
mén wài chē chí mǎ zhòu.
門外車馳馬驟。
xiù gé yóu xūn chūn jiǔ.
繡閣猶醺春酒。
dùn jué cuì qīn hán, rén zài zhěn biān rú jiù.
頓覺翠衾寒,人在枕邊如舊。
zhī fǒu.
知否。
zhī fǒu.
知否。
hé shì huáng huā jù shòu.
何事黃花俱瘦。
“門外車馳馬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