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歌聲聞屋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慷慨歌聲聞屋外”全詩
淚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
慷慨歌聲聞屋外,婆娑劍影落燈前,篇篇字字皆盟誓,莫作空言只浪傳。
分類:
作者簡介(鄭思肖)

鄭思肖(1241~1318)宋末詩人、畫家,連江(今屬福建)人。原名不詳,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字憶翁,表示不忘故國;號所南,日常坐臥,要向南背北。亦自稱菊山后人、景定詩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學上舍生應博學鴻詞試。元軍南侵時,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未被采納。后客居吳下,寄食報國寺。鄭思肖擅長作墨蘭,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有詩集《心史》、《鄭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等。
《八礪三首》鄭思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八礪三首》是鄭思肖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生得貞心鐵石堅,
肯將識見與時遷。
淚如江水流成海,
恨似山峰插入天。
慷慨歌聲聞屋外,
婆娑劍影落燈前,
篇篇字字皆盟誓,
莫作空言只浪傳。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鄭思肖的堅韌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詩人生來就擁有一顆堅定不移的心,愿意將自己的見識和認知隨著時光的變遷而改變。他的眼淚就像江水流入大海一樣匯聚成海洋,他的悔恨就像山峰插入天空一樣深沉。慷慨激昂的歌聲從屋外傳來,劍影在燈前舞動,每一篇字字都是對誓言的承諾,不要說空話,只是虛浪傳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詩人內心的堅定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展現了一種崇高的情感和激情。詩人以鐵石般的貞心來形容自己的品性堅定,不輕易改變自己的識見。他的眼淚如江水般匯聚成海,體現了他內心深處的情感涌動和悲傷。而他對于自己錯誤的悔恨,則被描繪為山峰插入天空,表達了他對自己過去的錯誤和不幸的深深憂愁。
詩中所描繪的慷慨歌聲和劍影,則表現出詩人堅毅不屈的精神。外面傳來的慷慨歌聲彰顯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困難的豪情壯志,而燈前舞動的劍影則象征著他對抗困難和挑戰的毅力。最后的盟誓呼喚著真誠和承諾,詩人呼吁不要只是說空話,而應將諾言付諸實踐。
整首詩詞以明快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描繪了詩人的堅韌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表達了他對于悲傷和悔恨的深刻體驗,同時也展現了他積極向上的激情和對真誠的向往。這首詩詞鼓舞人心,激發讀者面對困難時堅定的勇氣和樂觀的信念。
“慷慨歌聲聞屋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lì sān shǒu
八礪三首
shēng de zhēn xīn tiě shí jiān, kěn jiāng shí jiàn yǔ shí qiān.
生得貞心鐵石堅,肯將識見與時遷。
lèi rú jiāng shuǐ liú chéng hǎi, hèn shì shān fēng chā rù tiān.
淚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
kāng kǎi gē shēng wén wū wài, pó suō jiàn yǐng luò dēng qián,
慷慨歌聲聞屋外,婆娑劍影落燈前,
piān piān zì zì jiē méng shì, mò zuò kōng yán zhǐ làng chuán.
篇篇字字皆盟誓,莫作空言只浪傳。
“慷慨歌聲聞屋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