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自向東流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河水自向東流聲”全詩
穆王御馬還宮日,沲經內封疆只屬周。
分類:
作者簡介(鄭思肖)

鄭思肖(1241~1318)宋末詩人、畫家,連江(今屬福建)人。原名不詳,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字憶翁,表示不忘故國;號所南,日常坐臥,要向南背北。亦自稱菊山后人、景定詩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學上舍生應博學鴻詞試。元軍南侵時,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未被采納。后客居吳下,寄食報國寺。鄭思肖擅長作墨蘭,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有詩集《心史》、《鄭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等。
《北望》鄭思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北望》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鄭思肖。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紫塞風高直北秋,
黃河水自向東流聲。
穆王御馬還宮日,
沲經內封疆只屬周。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北方的景色和歷史傳承。詩人鄭思肖以崇尚自然、追憶歷史的情感,表達了對北方秋天的景色以及中國歷史的思考。
賞析:
第一句描述了北方紫塞地區秋天的景色。紫塞是古代指西北邊境地區的詞語,風吹得很高,意味著北方的秋風猛烈而凜冽。這里也隱含了北方的荒涼與遼闊。
第二句提到了黃河向東流淌的聲音。黃河是中國最長的河流,從西向東流經黃土高原,奔騰而過。它的水流發出的聲音象征著北方的壯麗和雄渾。
第三句講述了穆王歸來的日子。穆王是指西周的一位君王,他的歸來象征著古代中國歷史的循環和傳承。這里用御馬還宮來表達穆王歸來的盛況,體現了尊崇歷史的情感。
最后一句提到了沲經內封疆屬于周朝。沲是古代黃河的一條支流,內封疆指的是周朝的疆域。這句話表達了對周朝古代歷史的尊重,強調了中國歷史的延續。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北方秋天的景色,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同時通過歷史人物和河流的象征手法,表達了對中國歷史的思考和敬仰之情。詩人鄭思肖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對自然和歷史的熱愛,啟發讀者思考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遠意義。
“黃河水自向東流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ěi wàng
北望
zǐ sāi fēng gāo zhí běi qiū, huáng hé shuǐ zì xiàng dōng liú shēng.
紫塞風高直北秋,黃河水自向東流聲。
mù wáng yù mǎ hái gōng rì, tuó jīng nèi fēng jiāng zhǐ shǔ zhōu.
穆王御馬還宮日,沲經內封疆只屬周。
“黃河水自向東流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